玻璃鋼污水處理系統廠家
工藝系統可調性強。 可根據污水水量,水質要求,通過調整水處理劑、設備大小、過濾吸附材料,達到處理水質要求。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之五大單元
(1)前端處理池(2)MBR生化反應池(3)污泥池(4)清水消毒池(5)設備間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在澆筑前,認真檢查鋼筋綁扎和模板的支撐情況,將預埋套管與周圍鋼筋焊接固定,防止位移,并且安排一名鋼筋工和一名木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墊層混凝土一次性澆筑,不留施工縫。
在澆筑防水砼前,模板及鋼筋間的所有雜物必須清理干凈,并充分濕潤,但注意底板不得積水。池底抗滲混凝土澆筑須連續進行,接茬時間不得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澆筑的同時,測量人員對澆筑的混凝土進行抄平,控制標高。
底板成型,待表面收干后,必須用木抹子或鐵抹子搓壓表面,
噪聲防范措施
從聲源上治療噪聲:設計選用低噪聲的設備,對噪聲超標的設備設置消聲器;某些強噪聲的場所設隔聲工作間。
從噪聲傳播途徑上采取控制措施:利用聲波隨距離衰減的原理,實行“鬧靜分開”的設計原則,將噪聲源集中布置;利用噪聲的指向性,合理布置聲源或建筑物;根據不同的用途,合理布置建筑物的各房間布局;通過綠化降噪。
在噪聲接受點進行防護:對出入高噪聲區的人員必須配帶耳塞或耳罩等防護用品。
污水來源、性質、水量、水質排放標準及設計規模
污水來源
污水經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后,合格水用于回用或排入附近水域(或市政污水管道),故本污水處理系統的污水主要來自公共排水、生活排水、等綜合生活污水。
污水水質及排放標準
項 目
指 標
進水水質
(mg/L)
排放標準
(mg/L)
BOD5
≤200
≤20
CODcr
≤400
≤60
SS
≤300
≤20
動植物油
≤30
≤3
氨氮
≤40
≤8
PH
6~9
6~
現分別論述如下:
(1)初沉池:設備初沉池為豎流式沉淀池,污水在沉淀池的上升流速為0.6-0.7毫米/秒,沉淀下來的污泥用空氣提至污泥池。(注:wsz-a o.5-5m3/h不設初沉池)
(2)接觸氧化池:初沉后水自流至接觸池進行生化處理,接觸池分為三級,總停留時間為 1小時以上。加強型設備接觸氧化時間可達6小時,填料為新穎梯形填料。易結膜、不堵塞。填料比表面積為160m2/m3,接觸池氣水比在12:1左右。(注wsz-a 0.5-5t/h,接觸池為二級)
(3)二沉池:生化后污水流到二沉池,二沉池為二只豎流式沉淀池,它們并聯運行。上升流速為o.3-0.4毫米/秒。排泥采用空氣提升至污泥池。(注wsz—a0.5-5mt/h,污泥自流到污泥池中)
(4)消毒池及消毒裝置:消毒池按規范:“tji4—74”標準為30分鐘,若是醫院污水,消毒池可增加停留時間至1-1.5小時,采用固體氯片接觸溶解的消毒方式,消毒裝置能根據出水量的大小不斷改變加藥量,達到多出水多加藥,少出水少加藥的目的。其它消毒裝置可另行配制。(注:如用于工業污水消毒池與消毒裝置可以不要)
(5)污泥池:初沉池、二沉池的所有污泥均用空氣提至 wsz-a的污泥池內進行好氧消化。污泥池的清液回流至接觸氧化池內進行再處理。消化后剩余污泥很少,一般1-2年清理一次。清理方法可采用吸糞車從污泥池的檢查孔伸入污泥底部,進行抽吸外運即可。(wsz-a 0.5-5t/h,污泥采用厭氧消化)
(6)風機房、風機:設備 wsz-a的風機房設在消毒池的上方,進口采用雙層隔音,進風口有消聲器、風機過濾器,因此運行時無噪音。風機采用二臺l型羅茨鼓風機,能自動交替運行。單臺風機運行壽命30000小時左右。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內容電纜敷設及電纜頭制作
⑴ 在電纜敷設前要充分熟悉圖紙,并根據設計要求編制電纜施工順序表和編制剖面排列圖,以防止電纜施放不當而交叉。
⑵ 電纜敷設采用托滾人工抬拉方法,在施工過程中要統一指揮,不得扭曲和損傷電纜。電纜要隨放隨整理,隨固定,保證整齊美觀。
⑶ 電纜的型號、電壓等級和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對電纜逐盤進行外觀檢查,測試其導通性和絕緣電阻,做好記錄,同時對各盤電纜進行平衡,以避免中間接頭或減少電纜零頭。
⑷ 電纜應以配電室為起點,先遠后近,分區分片敷設。
⑸ 電纜敷設過程中的余量應適當,不宜繃緊,終端頭應預留有備用長度1—1.5m,及時栓好標志牌,鋸斷口有密封防潮措施。
⑹ 電纜在水平橋架內敷設時,應用PVC電纜扎帶固定,在垂直處橋架內敷設時應用卡子固定。
⑺電纜的排列,電力電纜和控制電纜不應配置在同一層支架上。高低壓電力電纜、強電、弱電、弱電控制電纜應按順序分層配置。一般情況宜由上而下配置,但在含有35KV高壓電纜引入柜盤時,為滿足彎曲半徑要求,可由下而上配置。
⑻ 電纜在普通支架上敷設,不宜超過1層,橋架上敷設,電力電纜不宜超過2層,控制電纜不宜超過3層。
⑼ 并聯使用的電力電纜其長度、型號、規格應相同,其中間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
⑽交流單芯電力電纜應布置在同一側支架上,按緊貼的三角形排列,應每隔1m用綁帶扎牢,單芯電力電纜的固定夾具不應構成閉合鐵磁回路,應采用非磁性夾具。
⑾電纜施工完畢后,應將電纜槽和電纜保護管在進出建筑物的端口處和易燃場所用阻燃堵料進行防火封堵。及時封蓋蓋板,防止電纜被火電焊灼傷及其它意外機械損傷。
⑿ 電纜終端頭制作時,應嚴格遵守制作工藝規程。在室外制作6KV以上電纜終端頭時,其空氣相對濕度宜為70%及以下。
⒀ 電力電纜附件性能應符合設計及現行國家標準。
⒁ 電力電纜終端處的金屬護層必須接地良好,高壓電纜每相銅屏蔽和鋼鎧裝應焊接地線,銅屏蔽和鋼鎧裝可分別接地,便于試驗檢查護層。
⒂電纜通過零序電流互感器時,電纜金屬護層和接地線應對地絕緣,電纜接地點在互感器以下時接地線應直接接地,接地點在互感器以上時接地線應穿過互感器接地。
按旋鈕至自動位置至自動燈亮,系統進入自動狀態,系統按照自動稱序自動運 行。
1、系統低水位時,兩臺水泵全部停止工作,風機自動隔2小時工作一次每次30分鐘。
2、系統高水位運行時,進水泵自動啟用兩臺風機同時工作,兩臺水泵及兩臺風機自動切換工作,每兩小時切換一次,若其中一臺出現故障能自動切換到另一臺工作。
3、水泵、風機運行至低于低水位時,水泵自動切斷;風機自動間隙運行。
4、格柵每6小時運行一次,每次運行30分鐘。
粗/細格柵操作維護規程
一、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應熟悉粗/細格柵的構造及工作原理。
2、確保電機電源線連接正確,供給電壓正常。
3、廠區粗格柵開停方法為:撥“手動”檔位,按下“開/停”按鈕為開,按起“開/停”按鈕為關,操作中觀察指示燈的顯示;撥“遠控”檔位,由中控室控制開停。中提泵站粗格柵及廠區細格柵開停方法為:撥“手動”檔位,逆時針轉動“分閘”按鈕后按下“合閘”按鈕為開,順時針轉動“分閘”按鈕為關,操作中觀察指示燈的顯示;撥“自動”檔位,由中控室控制開停。
4、開動格柵前應檢查值班記錄,觀察進水渠道內有無大的障礙物,若有應先予以清除。
5、開動前應確保驅動鏈條和齒耙鏈條無障礙物,且松緊度合適,潤滑良好。
6、電機減速箱內潤滑油油位正確,油質符合要求,通氣孔應暢通。
7、點動電機,驅動整個傳動機構。運轉應順暢,無異常噪音。若運轉不暢,應立即檢查,排除故障.正常運轉后,此項可省略,但新安裝或檢修后*運行時須嚴格遵守此項規定。
8、格柵運轉中,應進行現場監督并及時清除格柵無法耙除的較大障礙物及螺旋輸送機難以處理的雜物,雷雨天、汛期應加強檢查,增加檢查次數。
9、在任何檢修及保養工作開始之前應切斷主開關電源,還應確保別人無法啟動。
二、維護規程
1、初運行時,每次運轉,均要監測電機及減速箱溫度,若溫度較穩定,可以延長至每周檢測一次。
2、每周:傳動鏈條、驅動鏈條和鏈盤涂加一次鈣基潤滑脂。
3、每月:
⑴、清掃設備及周邊環境衛生。
⑵、疏通電機減速箱通氣孔,確保通暢。
⑶、檢查油位,不足時添加。
⑷、導軌添加一次鈣基潤滑脂。
4、減速機初次運轉300小時后作*次更換潤滑油,更換時,應去盡殘油。以后每次更換,每天連續工作10小時以上者,每隔3個月更換一次;每天連續工作10小時以下者,每隔6個月更換一次。潤滑油選用150級工業齒輪油。
玻璃鋼污水處理系統廠家桿泵維護規程
在對螺桿泵進行維護前,應熟悉螺桿泵的構造并閱讀相關說明。確保泵處于停機狀態,并打開相應保護裝置和關閉電源。
1、運行人員應嚴格遵守本規程,定期、定人對設備進行檢修、維護。
2、潤滑維護:按要求依據螺桿泵潤滑表格定期、定部位對螺桿泵進行潤滑維護。
3、每次啟動前檢查驅動裝置的對齊和緊固情況,調整連軸器于正確位置。
4、每次啟動前檢查防護裝置,并使其處于使用位置。
5、保證所有管路中無外來雜質。(大塊堅固物體)
6、確保吸入室內進液順暢,避免干運轉。(每次啟動前通過吸入側管線向泵內注入液體)
7、初運行時,密封函處漏液控制在50-100滴/分鐘,持續約10-15分鐘。正常后,應維持在1-10滴/分鐘。如漏液過大,可以調整填料壓蓋,使漏液控制在允許范圍。
8、*停運時,應有防凍、防顆粒物沉淀、防顆粒物淤積、防液體腐蝕保護。
9、按設備使用手冊及現場情況進行其他維護。
注:⑴、運行過程中經常查看吸入室的壓力情況。
⑵、運行時經常查看吸入室內液體的情況,防止干運轉。
⑶、如果漏液不能通過填料蓋調整,則應該更換填料。
切割機維護規程
在對粉碎切割機進行維護前,應熟悉粉碎切割機的構造并閱讀相關說明。確保切割機處于停機狀態,并打開相關保護裝置和關閉電源。
1、潤滑維護:按要求依據粉碎切割機潤滑表格定期、定部位對切割機進行潤滑維護。
、每次啟動前檢查驅動裝置的對齊和緊固情況。
3、每次啟動前檢查防護裝置,并使其處于使用位置。
4、保證所有管路中無外來雜質。(大塊堅固物體)
、確保粉碎室內進液順暢,避免干運轉。
、每次運行完畢后,進行清洗維護保養。
7、按設備使用手冊及現場情況進行其他維護。平面布置
充分利用現有設施和場地,盡量減少占地,降低造價。
與廠區整體綠化結合,和周圍環境協調*,整體美觀。
滿足規范對各處理建筑物平面布置要求。
5.2.2高程布置
在滿足平面布置前提下,盡量減埋深,降低造價。
盡量考慮污水重力流,減少泵提升次數,降低運行費用。
5.3配電及裝機容量
5.3.1設計原則
為確保安全,本設計中采用三相五線路,電源進線N與接地線PE相連,所有污水處理系統的設備金屬外殼均勻PE線相連。
為使污水處理工程調試后正常工作,確保污水處理效果,本系統的低壓供電系統要作雙進線,即設置一路備用電源,采用人工切換。
5.3.2控制方式
根據工藝要求,對污水提升等系統中的主要環節可進行集中控制,污水池內的水位采用浮球開關傳遞信號,以達到液位自動控制的目的。
一旦自動控制失靈或變更使用工藝時,本系統可進行手動控制,工作狀態以信號燈觀察運行正常與否。
為了減少操作勞動強度,并實現操作自動化,機械化,要求水泵和風機能定時自動切換,當調節池均衡水量達到低水位以下時,水泵能自動停止工作,當調節池水位達到高水位時,進行自動啟動泵工作,無備用設備的電機能根據確定的工藝時間按時啟動和及時關閉,攪拌機,計量泵等設備可根據工作對象的工作情況定是否工作,何時工作,怎樣工作。
5.3裝置及裝機容量
5.3.1設計原則
為確保安全,本設計中采用三相五線路,電源進線接零線N與接地線PE相連,所有污水處理系統的設備金屬外殼均與PE相連。
為使污水處理工程調試后正常工作,確保污水處理效果,本系統的低壓供電系統要作雙進線,即設置一路備用電源,采用人工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