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染料中間體廢水來源
我國是目前*較大的染料生產國,隨著染料工業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染料中間體制造中產生的“三廢”,特別是廢水是我國染料工業成為污染大戶的主要來源。染料中間體廢水是指染料或染料中間體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工藝廢水。染料中間體的生產包括以下幾個過程:由苯、萘、蒽等基本有機原料經磺化、硝化、還原、鹵化、胺化、氧化、酰化、烷基化等化學反應過程,生成比原來結構復雜,但不具有染料特性的有機化合物,如H酸、土氏酸、J酸等。
二、染料中間體廢水特點
一般來說,染料中間體廢水具有如下特點:
1、廢水中污染物種類多。染料及染料中間體廢水含有酸、堿、鹽、鹵素、烴、硝基物、胺類和染料及中間體等物質,有些還含有劇毒的聯苯胺、吡啶、氨、酚、以及重金屬汞、鎘、鉻等。
2、有機物濃度高。其CODCr值一般在4000mg/L以上,對于酸性染料、直接染料以及食用染料,由于原料往往帶有磺酸基團,易溶于水,導致這些有機污染物多以水溶態存在于廢液中。
3、含鹽量高。廢水中含鹽量可以達到幾十到幾百g/L。
4、染料的使用要求,促使它向抗光解、抗氧化、抗生物降解方向發展,使得這些廢水難以用常規的方法治理。
5、染料生產多為間歇操作,工藝較落后,產生的廢水水質波動很大,鄉鎮企業的水質波動更為顯著。
三、染料中間體廢水處理方法
染料中間體廢水治理以降低水中的CODCr、色度,回收廢水中的有機物、廢酸和無機鹽為目的。根據不同水質和排放要求,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大致可把它們分為三類: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及生物處理法。
1、物理處理法
物理處理法包括混凝沉淀法、吸附法、氣浮法、電滲析法、結晶分離法、精餾法、離子交換法、萃取法等。一些比較常用的方法簡述如下:
①混凝沉淀法
混凝沉淀法近年來發展較快,是染料廢水凈化的主要方法之一。對于成分復雜的染料廢水,先經均化沉淀,加入適量的酸或堿中和后,再加混凝劑絮凝沉淀。
2綜合化工廢水處理中存在的問題:綜合化工廢水的各類處理方法都有優點和缺點,物理化學方法常用于綜合化工廢水的預處理或者深度處理,效率強,操作性高,但還是存在有不少的缺點,沒有*實現污染物降解,只是污染物的轉移,如膜過濾、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等方法。膜分離技術壽命短費用高,還會有膜污染和膜阻塞等問題發生;高級氧化法反映快效率高,*,但是器材制造成本高,不適用于改造已有廢水處理工藝。其他技術都存在投資成本高,能源消耗大,在一定程度上被制約了投入應用。生物處理技術還是當前的主要處理技術,成本低,但還是存在大量難降解的抑制性物質,造成運行不穩定、系統效率低等問題。通常采取稀釋原水或者延長水力停留時間去提高生物處理效果,但是效果還是不理想,也不經濟,因此會以主體為生物處理,預處理和深度處理的工藝為物理化學方法,或者采取生物強化手段來提高綜合化工廢水處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