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催化氧化技術基本原理
電催化氧化基本原理可以從催化陽極的作用方式和污染物的降解程度兩個方面解釋[1]。從催化陽極的作用方式來看,基本原理分為兩種:直接氧化和間接氧化。從污染物的降解程度來看,基本原理分為電化學轉化和電化學燃燒兩種。催化電極主要分為二維電極和三維電極。
2二維電極催化氧化處理有機廢水的研究進展
鈦基涂層電極(DSA電極)是目前應用廣泛的工業電極,主要有鈦基二氧化鉛涂層電極、鈦基二氧化錫涂層電極、鈦基銥系涂層電極等。
鈦基二氧化鉛(PbO2/Ti)電有氧發生電位高、氧化能力強、耐腐蝕性好、導電性好等優點。馮玉杰等[2]以電沉積法制備了鈦基PbO2電極,研究了此電極對*的電催化氧化性能。研究結果表明,在10mA/cm2電流密度下通過0.72Ah電量后,可使100mL、COD濃度為270mg/L的*溶液中的**分解,COD去除率為67.4%。并提出*的電催化氧化機理可能是由*的直接電化學氧化為苯醌及苯醌的間接電化學氧化為有機酸兩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