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復制方法 雌性成年小鼠,經腹腔按30mg/kg體重的劑量注射戊*鈉麻醉。麻醉后將小鼠仰臥固定于手術板上,腹部常規消毒皮膚并脫毛。鋪無菌紗布,取右下腹開腹行手術,距子宮交接處0.5cm外切斷右側子宮,縱向切開后再切成4塊等長片段,立即浸泡于DMEM/12培養液中。將其中兩片子宮內膜對腹膜面縫合于小鼠右側腹膜,自腹部切口處向左側皮下分離出兩個深約1.5cm小洞,小洞內各放一塊子宮內膜小片,無需縫合,然后常規手術關腹。然后小鼠單籠常規飼養,自由飲水及進食。3周后小鼠皮下和腹膜出現種植結節,鏡下組織學觀察發現,結節內均含有子宮內膜腺體及間質,其形態和在位內膜*。對有皮下種植結節的小鼠做卵巢去勢術(OVX)后,無論皮下和腹腔種植結節的子宮內膜均處于縮狀態;而接受雌二醇處理的 OVX小鼠,其種植結節的子宮內膜則均處于明顯增生狀態。
(2)模型特點 本模型采用將子宮內膜種植在動物腹部皮下,其效果和縫合在腹腔一樣有效。模型動物的皮下種植結節及腹腔種植結節,無論是在大體形態還是組織學表現均幾乎一樣。由于皮下種植結節位于體表,有利于觀察和測量其大小變化,尤其適用于作連續性的研究;同時皮下子宮內膜種植結節易于*切除,可望通過測定結節重量變化來準確評價激素和某些化學物質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影響。
(3)比較醫學 嚙齒類動物雖然沒有月經,但其有規律的發周期,和人類的月經周期相似,可作為研究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理想模型動物。本方法復制的模型其皮下子宮內膜種植結節易于觀察和測量,用于臨床上人類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研究更為方便和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