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方法原理
尼氏染色法(Nissl Staining)是用堿性染料染神經組織的一種方法。尼氏體是胞質內的一種嗜堿性物質,廣泛見于各種神經元,不同神經元中的尼氏體形狀、大小和數量則各有差異。用于尼氏染色的堿性染料主要有焦油紫、亞甲藍、甲苯胺藍和硫堇等。我室主要用焦油紫和硫堇染色。尼氏染色法可以染出尼氏體,用來觀察神經元內的細胞結構;還可以通過尼氏染色后對尼氏體的觀察來了解神經元的損傷情況
實驗材料 神經元
試劑、試劑盒 焦油紫硫堇
實驗步驟
(1)石蠟或冰凍切片依次經二甲苯、無水乙醇、95%酒精、80%酒精、70%酒精和蒸餾水,各自時間可以參考HE染色。
(2)1%焦油紫或1%硫堇染色10min至1h。
(3)蒸餾水清洗。
(4)70%酒精分色數秒至數分鐘。
(5)依次經70%酒精、80%酒精、95%酒精,各2min脫水。
(6)無水乙醇2次,每次5min。二甲苯2次,每次10min。
(7)DPX封片。尼氏體呈紫色、細胞核呈淡紫色
收起
注意事項
(1)切片若為石蠟切片,要在二甲苯中先脫蠟。
(2)焦油紫或硫堇的染色時間也是根據染液配制時間的新舊、切片厚度和環境溫度靈活掌握。
試劑準備:
(1)焦油紫溶液1g焦油紫溶于100ml蒸餾水,溶解后過濾待用。
(2)硫堇溶液1g硫堇溶于100ml蒸餾水,溶解后過濾待用。
收起
其他
(1)應該在顯微鏡下觀察分色程度,使尼氏小體呈深色而背底基本無色為佳。如分色不夠,可以退回酒精再次分色。如分色過度,也可退回再染。
(2)尼氏染色應充分脫水,否則容易褪色。
(3)HE染色方法雖然也能觀察到胞質中嗜堿性顆粒,但結構不甚清晰,神經元的軸突、樹突難以辨認。在尼氏染色中尼氏體清晰可辨,而且很容易區分軸突和樹突。尼氏染色中尼氏體受染后呈塊狀(形如虎斑)或顆粒狀,核周圍尼氏體顆粒較大,近邊緣處較小而細長,如在生理情況下,尼氏體大而數量多,反映神經細胞合成蛋白質的功能較強,在神經元受損時,尼氏體的數量可減少甚至消失,實驗者可以根據實驗目的選擇HE染色和尼氏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