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醫保制度的深入實施,“雙下沉兩提升”、醫聯體等全面開花,我縣醫療事業進入快速發展期,縣內就診率已達65%,醫療污水處理壓力也隨之大增,原有的醫療污水處理設備已不能滿足需求。目前,我縣醫療機構采用的濃鹽酸 氯酸鈉消毒法,腐蝕性強、氣味刺鼻,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存在著*的安全隱患。針對這一情況,縣*開展了地毯式排摸,查找安全隱患,落實整改措施,助推我縣“五水共治”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
截至目前,除胡陳、大佳何和強蛟三家衛生院因遷建、擴建工程將污水處理納入統一規劃外,其余19家醫療機構將啟動升級改版并爭取早日投入使用。整改后將采用“次氯酸鈉”或“紫外線”消毒等更為安全有效的方式進行處理,做到“安全、環保”雙提升。黃壇鎮衛生院已完成紫外線消毒系統改造,正準備工程驗收。衛計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推進醫院污水規范處理,也是加快我縣“五水共治”工作,改善人居環境,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有效措施。對門診部產生的醫療廢水管理,一直是衛生部門的一件頭疼事。如今,這個問題得到有效破解。4月3日筆者來到寧波慈溪市華陽口腔醫院門診部,只見屋后的“污水自凈系統”正常運轉,次氯酸鈉、聚合氯化鋁等消毒注入碩大的沉淀池里。“廢水成中水,達到*排放,有了這個系統,老難題解決了!”門診部工作人員施先生說。
2014年年初以來,大規模治水行動吹響號角。醫療廢水、污水,怎么辦?慈溪市出臺了相關政策措施,在原先部分醫院實現“廢水自凈”的基礎上,要求該市26家公立醫療機構和34家民營醫療機構,全部開啟“廢水自凈”模式,統一安裝或改造醫院污水處理系統,實行廢水就地無害化處理。
“現在,我們檢查污水處理過不過關,看看各項檢測指標就一目了然。”慈溪市衛生監督所醫療市場科的鄭科長告訴記者,對門診部的自凈系統設置致病菌、余氯、細菌總數等檢測指標,達標后排放至污水管網,有效構筑醫療廢水處置靠前道“關卡”。
污水處理的成本不低,醫療單位能有效落實嗎?即便安裝設備,日常運行是否規范?對此,鄭科長表示,慈溪市衛生部門采取日常監督與專項整治相結合的監管措施,監督各醫療機構做好余氯自測和記錄工作,落實污水處理系統電表單列,定期對處理過的污水采樣并送市疾控中心檢測,督促各醫療機構的污水處理系統良好運作。
在原本規范使用的基礎上,截至目前,慈溪市已投入60余萬元用于污水處理系統的改造和安裝。據統計,該市60家門診部以上醫療機構已全部規范安裝并運行醫院污水處理系統。該市衛生監督所副所長韓利東介紹,門診部安裝污水處理系統后,預計每天的污水處理量達2000噸,每年用于日常污水處理費用約100萬元雷諾斯環保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擬采用調節池-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過濾-消毒的工藝流程污水經格柵截留大顆粒污物后流入調節池,調節池采用曝氣式,以均衡水質水量,并通過曝氣攪拌避免污物沉淀大型醫療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調節池后部設缺氧池, 好氧處理采用兩級生物接觸氧化。生物接觸氧化是處理流程中較重要的部分,大量有機物在這里被細菌好氧降解。采用多級分段式接觸氧化,形成逐級負荷遞減系統,使接觸氧化在去除率、抗沖擊負荷、出水水質等方面更具優勢和可靠性。 生物接觸氧化出水再經過過濾、消毒,即可完成深度處理中水回用。
在總結國內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的運行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公司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實踐,設計出一種可地埋設置的成套有機廢水處理裝置,即以碳鋼防腐為主要原料的FZTR型系列污水處理設備。其目的主要是使生活污水和與之類似的工業有機廢水經該設備處理后達到用戶要求的排放標準。該設備主要用于居住小區(含別墅小區)、高級賓館、醫院、綜合辦公樓和各類公共建筑的生活污水處理,經該設備處理的出水水質,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全套設備均可埋設于地下,故亦稱 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采用*的生物處理工藝,集去除BOD5、COD、NH3-N于一身,具有技術性能穩定可靠,處理效果好,投資省,占地少,維護方便等優點,以此成為污水處理行業的香餑餑。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特點:
1、生化池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微生物處于自身氧化階斷,產泥量少,僅需三個月(90天)以上排一次泥(用糞車抽吸或脫水成泥餅外運)。
2、該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除臭方式除采用常規高空排氣,另配有土壤脫臭措施。
3、全套設備可埋設于凍層以下或放置地上,設備上方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保溫。
4、二級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均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大型醫療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其處理效果優于*混合式或二級串聯*混合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并比活性污泥池體積小,對水質的適應性強,耐沖擊負荷性能好,出水水質穩定,不會產生污泥膨脹。池中采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易掛膜,脫膜,在同樣有機物負荷條件下,對有機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氣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5、整個設備處理系統配有全自動電氣控制系統,運行安全可靠,平時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只需適時地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
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特點:
1、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可埋入地下,設備上部栽種花草或建設小型建筑物。
2、對周圍環境無影響,污泥產出量少,噪音小。
3、工藝新、效果好、使用壽命長。
4、各單元組成齊全,操作效率高。
5、處理核心與輔助相結合,出水水質穩定。
6、采用重力流,節省能源。
7、操作簡便,維修方便。
8、全自動控制、無需專業人員管理。
9、設備可按標準制造、也可根據用戶的需要特殊設計布置。
10、該設備以高效生化處理為核心,集生化處理、沉淀、過濾、消毒等單元處理為一體,處理水質穩定性好。
該設備綜合開發SBR生物處理技術,采用*的方式進水、潷水、好氧曝氣和缺氧攪拌,成功實現污水可靠達標排放。解決了目前大多一體化設備存在的噪聲、惡臭、需定期更換填料、曝氣頭易堵等問題。
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設計主要是針對生活廢水和與之相類似的工業有機廢水的達標排放處理,處理方法是采用目前較為成熟的生化處理技術接解氧化法,也可根據要求在前段或后端加上物化法綜合處理,水質的設計參數也按一般生活污水水質設計。
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共有六部分組成:初沉池,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消毒裝置,污泥池,風機房組成,可在地上安裝也可深埋地下。
初沉池:
初沉池為豎流式沉淀池。污水在沉淀池的上升流速為0.2~毫米/秒,沉淀下來的污泥用空氣或泵提至污泥池。
接觸氧化池:
初沉后的水自流至接觸池進行生化處理,接觸池分為三級,總停流時間為4~5小時,填料為新穎彈性填料,易結膜,不堵塞,填料比表面積為380㎡/m3,接觸池氣水比在12:1左右 。
二沉池:
生化后的污水流到二沉池,二沉池為二只豎流式沉淀池并聯運行,上升流速為0.1-0.15毫米/秒,排泥采用空氣提至污泥池。
消毒池及消毒裝置:
標準為40分鐘,若是醫院污水,消毒池可增加停留時間1-1.5小時。消毒采用臭氧或次氯酸鈉接觸溶解的消毒方式,消毒裝置能根據出水量的大小不斷改變加藥量,達到多出水多加藥,少出水少加藥的目的。需要其它消毒裝置可另行配制。
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適用范圍:
主要適應于生活小區、賓館、度假村、學校、旅游區、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小規模人口*聚集地的生活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