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醫療廢水處理成套裝置
魯盛環保---沒有hao,只有更好
優點
1、抗沖擊負荷的能力強,接觸氧化法的平均停留時間在6小時以上。
2、具有脫氮除磷能力,并可以通過調節設備的構造,達到處理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城市污水的能力。
3、接觸氧化池內的填料多為組合軟填料,質輕、高強、物理化學性質穩定,比表面積大,生物膜附著能力強,污水與生物膜的接觸效率高。
4、接觸氧化池內采用曝氣器進行鼓風曝氣,使纖維束不斷漂動,曝氣均勻,微生物生長成熟,具有活性污泥法的特征。
5、出水水質穩定,污泥產量少并易于處理。
6、潛水泵中可設于設備之中,減少工程投資。
7、設備可設于地面上,也可埋于地下。埋于地下時,上部覆上可用于綠化,廠區占地面積少,地面構筑物少。
8、易于完成自動控制,管理操作簡單。
9、設備可以連接在汽車上做成移動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缺點
1.不利于維修,設備出現故障后,不方便檢修與更換。這通常是業主煩惱的。
2.對環境適應性弱,冬天需要防凍,夏天需要防洪,北方則需要埋入較深,并做保溫處理。
3.由于設備的局限性,該設備只能用在廢水量比較小的項目中。
水的總固體、溶解固體和懸浮固體、濁度
水中除了溶解氣體之外的一切雜質稱為固體。而水中的固體又可分為溶解固體和懸浮固體。這二者的總和即稱為水的總固體。溶解固體是指水經過過濾之后,那些仍然溶于水中的各種無機鹽類、有機物等。懸浮固體是指那些不溶于水中的泥砂、粘土、有機物、微生物等懸浮物質。總固體的測定是蒸干水分再稱重得到的。因此選定蒸干的溫度有很大的關系。
醫院污水量估算依據:
(1)設備齊全的大型醫院或500床以上醫院:平均日污水量為400~600L/床.d,
(2)一般設備的中型醫院或100~499床醫院:平均污水量為300~400L/床.d。
(3)小型醫院(100床以下):平均污水量為250~300L/床.d。
1)COD:化學需氧量。用化學氧化劑氧化水中有機污染物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稱為化學需氧量,可大致表示污水中的有機物量。單位:mg/L(毫克每升)。
2)BOD:水中有機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時所需的氧量稱為生化需氧量。單位:mg/L(毫克每升)。
3)COD與BOD的區別:
COD是化學需氧量,當然與選用的氧化劑有關(測量數據需要標注何種氧化劑)。BOD5是生物需氧量,與水溫、水質、有毒無毒等條件密切相關(在不同條件下微生物活性是不一樣的)。
COD和BOD都是表示廢水中有機物的一個指標
COD大于BOD。CODb(可生化部分)=1.72BOD5
COD-BOD約等于不可生化有機物。基本可以這樣說,但不確切,因為COD=COD(B)+COD(NB),前者是可生化性部分,后者是不可生化部分。而微生物在20度情況下完成碳化過程約需20天(也即BOD20,約等于CODB),所以確切說,COD-BOD20大致等于不可生化的有機物(忽略還原性無機物的干擾因素)。
SS:水質中懸浮物指水樣通過孔徑為0.45μm的濾膜截留在濾膜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體物質,是衡量水體水質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計量單位是mg/l(毫克每升)。水中的懸浮物質是顆粒直徑約在10-4mm以上的顆粒。肉眼可見。懸浮物是造成濁度、色度、氣味的主要來源。
濁度:濁度是指水中懸浮物對光線透過時所發生的阻礙程度。單位:FTU。常見的NTU為濁度測量單位。
6)氨氮、脫氮除氨、除磷的概念。
介紹廢水中氮、磷的存在形式,除氨氮、脫氮的區別和實質,水體黑臭、富營養化、綠藻現象的原因等。
廢水中氮的存在形式:以有機氮化合物和氨氮為主,游離態NH4+,單質N,亞硝態、硝態等。
自然界中氮元素是不斷循環的。雷電空氣中的氮氣氧化成硝酸隨雨水降至地面,植物將其轉化成蛋白質。動物吃了植物的蛋白質轉化成氨基酸而被利用,動物排泄物含有尿素和廢的氨基酸返回地面,動植物死亡后,其尸體中的蛋白質也返回地面。尸體腐爛后蛋白質分解成有機胺,有機胺在氨化菌的作用下轉化成氨。氨在亞硝酸菌、硝酸菌的作用下氧化成亞硝酸、硝酸。硝酸在反硝化菌作用下還原成氮氣,回到空氣中,完成了一次循環。
脫氮的概念:污水處理把水中的氨氧化成硝酸稱除氨,氮仍在水體中,沒有驅除,只不過轉換了型態而已。把水中的硝酸還原成氮氣稱脫氮,氮氣不溶于水,故從水體中逸出,脫除水中的氮也,脫氮不是消滅氮元素。
磷的存在形式主要以多種無機磷酸鹽、有機化合物等存在。
水體顏色的實質:只除氨不脫氮會增加堿耗,未脫氮污水大量排入水體,不會引起水體黑臭,但水體的硝基氮卻會引起水體富營養。總氮指標控制水體富營養。
污泥處置
設計要點:理論上SBR反應器的容積負荷有一個較在的范圍,為0.1~1.3 kgBOD5/m3.d,但為安全計,一般取低值,如0.1 kgBOD5/m3.d左右。gao水位和低水位,gao水位即反應時的水位,低水位是指排放工序結束時的水位,低水位必須保證在排水在此水位時,沉淀污泥不隨上清液而流失。
SBR工藝的主要特點有:出水水質較好;占地少;不產生污泥膨脹;除磷脫氮效果好。
一體化醫療廢水處理成套裝置
常見故障檢查:
1、不正常出水:
檢查接觸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池、污泥池聯通管道是否堵塞(堵塞物一般為脫落的生物膜和損壞的彈性立體填料)。
2、接觸氧化池曝氣不均勻:
檢查曝氣風機出口閥門是否在正常位置,曝氣頭是否損壞。
3、生物掛膜接觸效果不明顯
A、檢查接觸氧化池曝氣是否均勻,二沉池污泥是否泵提至該池;
B、如果以上情況正常,則向該池投加適量的營養(白糖、尿素等)。
4、出水水質不達標
A、進水過大;
B、接觸氧化池曝氣不均勻或長時間停運(此時必須重新培養生物膜);
C、沉淀池污泥過多(必須*清除污泥);
D、消毒裝置停運和*對出水不進行消毒。
5、自動控制出現故障
A、檢查自動控制柜電源是否正常;
B、檢查配套提升泵和曝氣風機是否損壞(此時可形成電流過大,短路開關自動斷開)。
詳細說明
1、設備運抵現場后開箱、清點和檢查
1)設備運抵現場后,首先看到貨是否與設計圖中所需要的設備規格、型號相符。部件是否與設計要求的規格、型號、數量相符。箱號、設備型號相符后方允許開箱,以免開錯。
2)開箱時應清掃頂部灰塵,防止這些灰塵散落在設備上,開箱時應使用起釘器或撬杠,不允許用錘斧亂拆,同時應注意不要碰傷設備的凸出部份和表面。
3)開箱后,把箱內各件與裝箱單一一核對、清點。單位部件應有合格證,隨機的圖紙等技術文件。清點后做好記錄。
設備特點
1、系統消毒劑采用ClO2與污水中某些化合物(如氨、氮、醇、醛酯等)不發生反應,保證了游離氯的含量和消毒效果,實踐證實ClO2的殺菌能力和在水中的穩定性均優于氯和其它含氯消毒劑,對大腸桿菌、細菌、芽孢、病毒等有很好的消殺作用,是一種安全可靠的消毒劑;
2、整個處理系統自動化程度高操作方便,易于管理,穩定可靠,系統出水一直穩定在國標一級標準以內;
3、機動性較好,可獨立使用,也可組合使用;
4、抗沖擊負荷的能力強,出水水質穩定,污泥產量少且易于處理;
5、采用玻璃鋼、碳鋼、不銹鋼防腐結構,具有耐腐蝕、抗老化等優良特性,使用壽命長達15年;
一體化醫療廢水處理裝置
生化曝氣池功能:
生化處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過程將污水中的有機物轉化為簡單的無機物形式。生化處理按供氧情況可以分為3種:好氧生物處理、厭氧生物處理及兼氧生物處理。醫院污水處理中,常用的是好氧生物處理方法。在污水的好氧生物處理工程中,要不斷向混合液進行人工曝氣,供給微生物所必需的氧,并對混合液起攪拌、混合作用,使活性污泥處于懸浮狀態,防止沉降,并使氧和混合液充分接觸,促進有機物的降解。
沉淀池功能:
沉淀池是使污水中的懸浮物、固體殘渣沉淀并使沉淀物清除出去的主要設施,沉淀可分為原水中不加混凝劑的自然沉淀和加混凝劑沉淀兩種,目前醫院污水處理應用的大都為自然沉淀。沉淀池的實際采用應根據處理站建筑高度、處理水量、占地面積及與其他構筑物的關系等因素綜合確定。一般來說,污水處理量小于20m3/h時,沉淀池宜設備化,池型宜為豎流式或斜板沉淀池。污水處理量大于20m3/h時,沉淀池宜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池型宜為豎流式或平流式沉淀池。
消毒接觸池功能:
消毒接觸池是醫院污水處理設施中的主要構筑物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投加消毒劑后,使污水與消毒劑充分混合接觸,保證需要的消毒時間,達到消毒效果。常用的氯消毒接觸池有如下要求: 消毒接觸池的容積應考慮zui大小時水量、接觸時間和污泥沉積等因素。傳染病醫院污水接觸時間不宜小于1.5h,綜合醫院污水接觸時間不宜小于1.0h。當處理流程為重力自排式時,污水量應按zui大小時污水量計算,當采用污水泵提升時,污水量應按水泵實際小時排水量計算。連續式消毒的接觸池有效容積為污水部分容積和污泥部分容積之和。間歇式消毒式,接觸池的總有效容積應根據工作班次、消毒周期確定,一般宜為調節池容積的1/2。接觸消毒池一般分為兩格,每格容積為總容積的一半。接觸池的水流槽寬度和高度比不宜大于1:1.2,長度和寬度比不宜小于20:1。
產品用途
1、賓館、學校、醫院、住宅小區、療養院、別墅小區等生活污水的處理;
2、水廠加工廠、畜牧加工廠、鮮奶加工廠等生產廢水的處理。
3、與生活污水類似的各種工業有機廢水。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的選擇就目前的形式來看,我國目前多以小型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站為主,在目前環保投資較少的情況下,選擇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和工藝應朝著高效、節能、集約化、規模化、易于管理的方向發展以降低處理費用。
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是一種集成化的廢水生物處理裝置,用于凈化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是矩形的,由優質碳鋼防腐而成,每天能處理500噸以下的生活廢水。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有著與傳統污水凈化技術有以下幾個不同的特點:1)其利用的是重力作用而不消耗電能,2)可以間歇運行,停滯期可長達數周。
1、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構造特點是:適當延長污水在化糞池中的停留時間,并將化糞池分為前處理和后處理兩部分,其核心工藝為“初沉池-厭氧污泥床接觸池-厭氧生物濾池工藝”,主要處理單元為三級上流式填料床厭氧濾池(推流式系統)。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是一個一體化的厭氧生物污水處理裝置。
2、埋地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主要應用范圍是裝置處理城市和農村生活污水以及與之水質相似工業污水,出水水質可以達到《96標準》規定的二級排放標準。
3、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可作為城市及農村生活污水的預處理單元裝置單獨使用。由于采用了新型的厭氧處理單元,對污水中懸浮物和有機物的去除率均有較大提高,對于我國城市市新能源政排水管網相對落后的現實而言,采用裝置作為城市生活污水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預處理單元無疑可以大大減少下水系統的堵塞,提高下污水水系統的服務質量,從而緩解城市發展較快和排水管網相對落后的矛盾。裝置的處理出水應接入市政污水管,送至城市污水處理廠進一步綜合處理后達標排放。
曝氣生物濾池屬于生物膜法的范疇。現代曝氣生物濾池是在生物接觸氧化工藝的基礎上引入飲用水處理中過濾的構思而產生的一種好氧廢水處理工藝。其突出的特點是將生物氧化和過濾結合在一起,濾池后部不設沉淀池,通過反沖洗再生實現濾池的周期運行。其核心技術是采用多孔性的濾料作為生物載體,單位體積的生物量數倍于活性污泥法,因此具有處理負荷高,池體體積小,占地省的特點。此外,曝氣過程中氣泡行程長,氣液接觸時間長,經濾料多次剪切,氧的利用率高,能耗低。
生物濾池運行的基本原理如下:經預處理后的污水與經過硝化后的濾池出水混合后通過濾池進水管進入濾池底部,并向上流經填料層的缺氧區,一方面反硝化細菌利用進水中的有機物將進水中的NO3--N轉化為N2,實現反硝化脫氮;另一方面,SS通過一系列復雜的物化過程被填料及其上面的生物膜吸附截流在濾床內。經過缺氧區處理的污水進入好氧區,進一步降解有機物和發生硝化作用,同時繼續去除SS。以SS形態被截留在濾床內的有機物和被生物膜吸附的有機物實際被降解的時間接近一個運行周期(通常一個運行周期為1d左右)。隨著過濾的進行,填料層生物膜增厚,截留的SS不斷積累,過濾水頭損失增大,達到一定值后進行反沖洗。反沖洗采用氣水反沖。如果對出水磷要求較高,可在濾池進水中投加藥劑,經濾床截流達到除磷的目的。國內已有污水廠采用生物濾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