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一、臭氧發生器技術及應用簡介
二、臭氧氧化生活污水二級出水的效果三、臭氧高級氧化技術簡介
四、《水處理用臭氧發生器》標準介紹五、臭氧發生器的選型路線簡介
六、選購臭氧發生器的五大誤區
七、臭氧系統運行中常見的問題及分析
八、臭氧工程案例及現場
臭氧發生器技術及應用簡介——1.1臭氧性質
1.2臭氧的主要應用領域
1.3臭氧發生機理
1.4臭氧發生器構成
1.4臭氧發生器構成
1.5主要性能指標及曲線
1.6核心技術——放電管技術
1.6核心技術——電源技術
1.6核心技術——整流變頻器件
1.6核心技術——高壓變壓器技術
1.7臭氧行業綜合比較
1.8評價臭氧發生器品牌的四大要素
1.9臭氧系統及臭氧投加工藝
1.10臭氧系統配套裝置
2臭氧氧化生活污水二級出水的效果
在臭氧初始投加一定范圍內,TOC與COD的去除率較高,超出此范圍,有機物的去除變緩,再增大臭氧量意義不大,如需進一步降低有機物,應該結合其它方法進行處理。
臭氧氧化對UV254及色度的去除*,說明臭氧對苯環、碳碳雙鍵等有機物有明顯的分解和破壞作用。
臭氧氧化可分解水中的大分子物質,可明顯提高二級出水的可生化性,因此臭氧可作后級為生化處理的預處理手段使用。
pH值及溫度對臭氧氧化有較大的影響,在堿性條件下,臭氧氧化有機物的效果明顯提高;水溫25-35度時,臭氧氧化效果較好。
適合采用臭氧氧化工藝的幾種類型污水
水質要求高的再生水——脫色、除臭
一級A提標改造項目——降COD
出水色度較高的污水——脫色
含有大量工業污水——降COD、提高生化性
幾種常見的臭氧組合工藝
砂濾+臭氧
MBR+臭氧
臭氧+BAF
臭氧+BAC
臭氧+催化劑
高級氧化技術(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AOPs)是近年發展起來的備受人們關注的一種有機污染物氧化去除新技術,它是指利用反應中產生的強氧化性的羥基自由基·OH作為主 要氧化劑,氧化分解和礦化水中有機物的氧化方法。
高級氧化方法及作用機理是通過不同途徑產生·OH,高級氧化 技術是以產生·OH為標志。
下表列出了在水處理過程中通常使用的幾種氧化劑的氧化還原電位,很明顯, ·OH具有強的氧化能力。
臭氧高級氧化技術特點
氧化能力強O3高級氧化產生的·OH是一種*的化學氧化劑(氧化還原電位2.80eV),除氟外,·OH的氧化能力要大大高于普通化學氧化劑。反應速率大。
臭氧高級氧化技術特點
(1)選擇性小
O3會優先與反應速度快的物質進行反應,而·OH與不同有機物反應速率常數相差較小,選擇性很小,不會出現一種物質得到降解而另一種物質幾乎沒有反應。
(2)壽命短
羥基自由基·OH是O3高級氧化過程中生成具有高度活性的中間產物,雖然不同環境其存在時間有一定差別,但一般都小于10-4s。
(3)處理效率高、不產生二次污染
盡管·OH的壽命較短,因其反應速率常數大、氧化能力強,處理效率高。不產生三鹵甲烷類副產物(THMS)、溴代有機化合物及溴酸鹽等致癌物質。
臭氧高級氧化技術的機理
· OH與有機物反應生成有機自由基,有機自由基與氧分子碰撞生成過氧化物自由基,這些有機自由基進一步發生分解和反應。反應如下:
◆ 脫氫反應
RH+·OH R·+H2O
◆雙鍵或三鍵的加成
OH+R2C=CR2 R2(OH)C-CR2·
◆電子轉移
RX+·OH OH-+RX·+
上述反應中產生的有機自由基又可能發生如下反應:
◆聚合反應
R·+R· R-R
◆與氧分子反應
R·+O2 RO2·
高級氧化技術通常包括以工藝:
O3/催化劑;O3/H2O2;O3/UV;O3/Fe2+; O3/Fe3+;UV/TiO2;H2O2/ Fe2+(Fe3+)/UV;
O3/H2O2/UV;O3/BAC。
O3/催化劑
按催化劑相態,臭氧催化氧化分為均相催化氧化和多相催化氧化。
均相催化氧化——向水溶液中加入金屬離子以強化臭氧的氧化反應;
多相催化氧化——以金屬氧化物或附著于載體上的金屬/ 金屬氧化物為催化劑的氧化反應。
3.臭氧高級氧化技術簡介
4.《水處理用臭氧發生器》(CJ/TC22-2010)
4 . 分類和規格
4.1 分類
4.1.1 按臭氧發生單元的結構形式,分為管式和板式。
4.1.2 按介質阻擋放電的頻率,分為工頻(50Hz,60 Hz)、中頻(100 Hz~1000Hz)和高頻(>1000 Hz)。
4.1.3 按供氣氣源,分為空氣型和氧氣型。
4.1.4 按冷卻方式,分為水冷卻和空氣冷卻。
4.1.5按臭氧產量,分為小型(5g/h~100g/h)、中型(>100g/h~1000g/h)和大型(>1kg/h)。
4.2 規格
4.2.1 臭氧發生器額定臭氧產量應符合表1的規定。
4.2.2 生產、訂購應優先選用規格系列產品,特殊情況宜按相鄰規格中間值選定。
6.1環境條件
6.1.1臭氧發生器額定技術指標檢測的環境條件要求:
a)環境溫度20℃±2℃,相對濕度不高于60%;
b) 冷卻水進水溫度22℃±2℃。
6.1.2臭氧發生器正常工作條件要求:
a)環境溫度不高于45℃,相對濕度不高于85%;
b)冷卻水進水溫度不大于35℃。
6.2供氣氣源
6.2.1臭氧發生器對各類氣源要求參見表2
6.2.2應在臭氧發生器進氣端配置精度不低于0.1μm的過濾裝置。
6.3 冷卻水
6.3.1 直接冷卻臭氧發生器的冷卻水應滿足以下條件:pH值不小
于6.5且不大于8.5,氯化物含量不高于250mg/L,總硬度(以CaCO3
計)不高于450mg/L,渾濁度(散射渾濁度單位)不高于1NTU。
6.3.2 大型臭氧發生器宜采用閉式循環冷卻系統。
6.4 額定技術指標
臭氧發生器的額定技術指標按標準狀態(NTP)計算,應符合表3的規定。
5.臭氧發生器的選型路線
臭氧發生量的確定
臭氧投加濃度——C:g/m3,通過中試或小試
每小時處理水量——Q:m3/h
臭氧發生量:D=C×Q
臭氧發生器選型原則
兼顧安全性、合理性、經濟性的原則:
考慮在水質、水量下臭氧發生量能夠滿足要求
考慮在工況下臭氧發生量能夠滿足要求
低臭氧需求量條件下能在設備性能曲線下可靠調節
設備備用方式——軟備用或硬備用
例如臭氧需求量在24kg/h
一用一備: 2Х24kg/h;兩用一備:3Х12kg/h;軟備:2Х18kg/h
6.選購臭氧發生器的五大誤區
1)迷信進口設備
(2)以頻率高低評判臭氧發生器
a)頻率、電壓與臭氧產量、電耗的關系
b)決定功耗、效率的因素
放電氣隙、放電介質特性、電源頻率及電壓與負載的匹配c)相關分析 在固定放電電壓條件下,提高頻率會引起放電功率和臭氧產量增加,其比值才為功耗(效率)指標,因此,“高頻臭氧產生效率高”的宣傳,屬誤導市場的欺騙行為。
(3)以可控硅和IGBT變頻器件評判臭氧設備的優劣
a)可控硅與IGBT各自的特點
b)相關建議
臭氧發生器是涉及機械、電氣、材料、結構、加工精度等因素一個復雜的、相互作用的系統,應關注整機的性能,技術指標和穩定性是臭氧發生器優劣的評判標準,而僅關注某一個器件的特點,容易得出狹隘的結論。
(4)空氣源比氧氣源臭氧設備運行費用低
a)概念的根源
空氣源只耗電,氧氣源還要購買氧氣,所以空氣源運行費用低。真的是這樣嗎?
b)空氣源與氧氣源臭氧發生器的比較
|
(5)臭氧發生間界區的防爆問題
a)《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50013-2006)第9.9.19條“在設有臭氧發生器的建筑內,用電設備必須采用防爆型 ”。
b) 《生活飲用水凈化用臭氧系統設備選型指南》, “十一五”項目編寫,通過建設部組織專家審查,2013年7月公開發行。《指南》P51 明確說明“臭氧爆炸是被高度關注的問題,只有在臭氧濃度高達225- 300g/m3(15-20%,w/w)爆炸才有可能。對此科學文獻早有論述,近日本標準也已確認。因此,在200g/m3以下濃度,發生器及相關設備應用臭氧不存在爆炸危險也無需按防爆標準設計、生產。”
c)設計單位應對:空氣源不存在防爆問題;氧氣源將臭氧電源柜車間與臭氧發生室車間隔離,臭氧發生室車間照明防爆;氧氣為助燃氣體, 周圍不得有揮發型有機物存在,臭氧用變壓器不能采用油浸式(有漏油、燃燒、爆炸風險)。
7.臭氧系統運行中常見的問題及分析
a)控制原理
適用氣源:純氧氣源。由于水量水質變化,需要調節臭氧系統的產量,則PLC按照設定濃度計算出氧氣流量進行調節,實際濃度出現偏離,則臭氧發生進行功率調節以達到設定濃度。優點:節約氧氣用量。
b)存在問題
如果臭氧濃度監測儀出現故障率或產生漂移,則“恒定臭氧濃度,調節氧氣流量”控制方式難以實現。
c)解決方式
采用“恒定氧氣流量,調節臭氧濃度” 的就地控制方式。缺點:浪費氧氣。
d)優化方案
備用“臭氧產量對應功率、氧氣流量”的開環控制方式,需對臭氧產量、功率、氣量進行曲線測試,并置入PLC,根據經驗數據進行調節。在出現臭氧濃度監測儀故障時,采用該備用的控制方式,使臭氧濃度監測儀不參與控制。
( 2)根據水中余臭氧自動調節臭氧產量難以實現
a)控制原理
根據水中溶解的臭氧濃度,調節臭氧的投加量,即調節臭氧系統的發生量。
b)存在問題
在污水中臭氧反應、分解速度快,難以監測出臭氧濃度;即使在給水處理中,水溶臭氧濃度數值?。?.05-0.2ppm)顯示數值波動較大,臭氧設備功率調節頻繁;探頭易受污染,儀表的精度、快速響應、重復性等出現一定問題,準確性差,需發至國外廠家校正;受臭氧投加點、接觸時間、水量等多個參量影響,采用這種方式實現自動控制幾乎是不可行的。
c)建議
在設計和運行時,水溶臭氧濃度僅作為查考數值,不參與控制。
(3)外循環冷卻水的問題
(4)臭氧接觸內的泡沫問題
a)泡沫產生的原因
水中磷酸鹽、表面活性劑和脂肪酸含量過高,再加上臭氧曝氣,在臭氧接觸池頂部的空間會產生大量的泡沫。
b)泡沫的危害
泡沫進入臭氧尾氣破壞器,影響催化劑和加熱管的壽命;雙向呼吸閥有泡沫溢出,尾氣中的臭氧外泄。
c)解決方法
根據小試、中式注意泡沫的產生量,增大設計臭氧接觸池內水面上的空間;尾氣破壞器的進氣管道,設置可靠的除泡器。
(5)工況條件帶來的影響
a)冷卻水溫度
冷卻水溫度超過30℃,會造成電耗的增高和穩定性降低
b)臭氧設備間溫度
環境溫度40 ℃ ,機柜溫度上升到55 ℃以上,造成電氣元件的穩定性變差
c)氣源露點、粉塵、有機氣體
發生效率降低,電耗增加,介質管被擊穿的幾率增加
d)環境中的腐蝕性氣體
電路控制板、儀器、儀表受到危害,空壓機、冷干機易被腐蝕、損壞。
(6)空氣處理系統的問題
采用空氣源或現場制氧氣源,除增加投資外還存在以下問題:
a)潛在故障點增多
與純氧氣源比較,空氣源或現場制氧氣源會增加空氣壓縮、干 燥、除塵、除油等工藝設備,一旦某一環節出現問題,影響整個臭氧系統運行。
b)壓縮機的含油量
進口無油壓縮機價格昂貴,用戶難以接受;國產微油壓縮機出氣含油量高,較短短時間造成過濾器失效、發生室清洗。
c)環境腐蝕性氣體
環境中的酸性氣體對空壓機、冷干機等設備密封性和壽命影響較大。
(7)尾氣中的酸性氣體對臭氧破壞器的腐蝕
a)酸性氣體的來源
工業園區污水中含大量化工類廢水,經臭氧曝氣后揮發出大量酸性氣體。
b)對臭氧尾氣破壞器的危害
臭氧尾氣破壞器一般采用加熱-催化連用的方式,酸性氣體會腐蝕加熱管和尾氣破壞器的葉輪、軸承、密封件,設備頻繁出 現故障。
c)解決方法
調節水的pH值;或者,在尾氣進入破壞器前,設置堿液吸收裝 置。
8.臭氧工程案例及現場——市政給水處理
臭氧的作用:
u 分解生物難降解的有機和無機污染物,如苯、酚及其衍生物,、硫化
物、錳、鐵和腐殖酸,殺蟲劑、除草劑;
u 殺滅抗氯性“兩蟲”、細菌、病毒、藻類;脫色、除臭、降低濁度;
u 分解內分泌干擾物,避免鹵代烴、氯胺等致癌物質的產生;
u 提高水中DO(溶解氧)濃度,將大分子有機物降解為小分子,提高后續BAC 對COD和氨氮的降解效率和持久性。
臭氧氧化工藝:
u 一般用于出水末端,進一步
降低COD、脫色,確保出水指標。
u 一級B到一級A的提標改造, 采用臭氧+過濾工藝可以實現。
u 中水回用采用該工藝,用于脫色和除臭。
臭氧的作用:
u 進一步降解難生化的有機物;
u 降低出水的色度、濁度;
u 殺滅水中的大腸桿菌、病毒;
u 去除水中的臭味。
8.臭氧工程案例及現場——工業廢水處理
8.臭氧工程案例及現場——煙氣脫硝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