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廢水處理裝置
我公司*生產各種污水處理設備,包括地埋式、一
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等;可以處理各種生活污水、醫療
污水等
設備放置方式:地上式或地下式
設備配套設施:設備間、基坑、動力電源
標準:根據客戶要求使用不同的處理工藝
小型廢水處理裝置
污水處理裝置的基礎安裝、使用
1、基礎:如設備埋于地坪以下,基礎標高必須小于或等于設備標高并保證下雨不積水,基礎一般是素混凝土(是否配筋視當地地質情況而定)。 WSZ系列設備如放置在地坪以上,只需準備一塊與設備外形相同的混凝土地坪作為基礎。基礎承壓必須大于4T/m2,也同時要求水平、平整。
2、安裝:在設備內注入清水,檢查各管道有無滲漏,若無則箱體四周覆土,直至設備檢查孔,并平整地面。把電控箱控制線與水泵接通,電控箱與電源接通,接線時注意風機、電機的轉向,必須與風機所指方向相同。根據安裝圖就位,各箱體依次就位,箱體的位置、方向不能放錯,互相間距必須準確,并連接好管道。
設計原則
1. 據廢水水質、水量分析,充分預估到水質、水量變化,通過強化調節裝置的設置及不同來源廢水水質特性作好預處理。以使進入主體處理系統的廢水水質、水量得到充分均衡,使主體生化工藝操作調節波動zui小化,從而保證處理效果。主體生化工藝及后續的深度處理工藝能夠穩定有效地保證出水水質。設備運行穩定可靠,效率高,管理方便,維護維修工作量少;充分考慮冬季低溫等各種不利因素下系統穩定運行要求,站內設置必要的監控儀表及監控設備,以提高管理水平,減少人員編制。
2. *性:無論是預處理工藝還是主體生化工藝及后續深度處理工藝均能夠通過優選比較,設備實施后足以代表當今污水處理技術的*水平。做到工藝*、設備精良,系統布局美觀大方,操作運行自動化水平高。
3. 合理性:全面規劃,合理建設。根據技術成熟、經濟合理的原則進行總體設計和單元構筑物設計,并充分注意節能,力求減少動力消耗,以節約能源,降低處理成本及運行費用。既要體現技術發展水平,又要腳踏實地立足廠情
4. 經濟性:針對所處理污水的特點和處理要求,進行各種處理設施的優化組合,以達到占地面積少,適用性強的目的,設備的選型進行充分比選,達到性能價格比的*化,在保證質量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降低系統工程造價和運行管理費用。
5. 減少二次污染:充分考慮環境問題,設計新穎美觀,布局合理,合理控制噪聲,及氣味,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其處理及處置工藝根據污泥量、污泥性質綜合確定,并充分考慮資源的再利用,防止二次污染。
一種生活污水處理一體機,包括機體、生物接觸氧化箱、污水消毒箱和污水濃縮倉,所述機體的頂部從左至右分別固定連接有生物接觸氧化箱、污水消毒箱和污泥濃縮倉,所述生物接觸氧化箱的一側連接有污水導入管,生物接觸氧化箱的內腔從下*分別設有下污水集室、布氣機構、下格柵支架、螺旋過濾機構、上格柵支架、填料層和上固定水層,所述污水導入管的內腔與下污水集室相連通,所述生物接觸氧化箱的一側連接有與布氣機構相連通的空氣進管,所述螺旋過濾機構由斜向設置于生物接觸氧化箱內腔的下濾網、中濾網和上濾網組成。
所述生物接觸氧化箱的一側連接有與上固定水層相連通的導水管,所述導水管的一端與污水消毒箱內腔相連通,所述污水消毒箱的正面安設有污泥濃縮倉,所述污泥濃縮倉的一側通過管道與污水消毒箱內腔相連通,所述污水消毒箱的頂部連接有絮凝劑投入管,污水消毒箱的一側連接有污水排出管。
優缺點
優點
地埋式污水處理工藝有多種,在出水達標的前提下,突出的優點有:
1.設備埋于地表下,上面可以進行綠化,環境美觀。
2.整個設備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
3.可以減少占地面積,設備上方可修建停車場等,無需建廠房等設施。
缺點
1.不利于維修.設備出現故障后,不方便檢修與更換。這通常是業主煩惱的。
2.對環境適應性強,冬天防凍、夏天防洪.北方需要埋入較深,并做保溫處理.
適用范圍
1、處理水量:標準型為1.0 ~80.0(m3/h),大于80.0(m3/h)時需另行設計。
2、原水濃度:BOD5:標準型≤250mg/L,加強型≤400mg/L,超過400 mg/L時需另行設計。
3、設備主要適用于住宅區、賓館、碼頭、機場、商場、療養院、學校、廠礦等行業的生活污水和類似的工業廢水。
三、 設備運行條件
1. 電源:AC220V 50HZ
2. 加藥方式為連續或間斷加藥,根據季節和水質不同,加藥時間、次數不等。
3. 加藥動力水為工業水或自來水。
4. 使用的化學質量
鹽.酸:應符合GB320-93《工業用合成鹽.酸》中一級品標準,濃度為30%的液體。
氯.酸鈉:工業氯.酸鈉純度99%的固體或濃度為30%的液體。
新型催化活性微電解填料
1、產品概述:
新型催化活性微電解填料由科研院校共同研發,由具有高電位差的金屬合金融合催化劑并采用高溫微孔活化技術生產而成,具有鐵炭一體化、熔合催化劑、微孔架構式合金結構、比表面積大、比重輕、活性強、電流密度大、作用水效率高等特點。作用于廢水,可高效去除COD、降低色度、提高可生化性,處理效果穩定,可避免運行過程中的填料鈍化、板結等現象。本填料是微電解反應持續作用的重要保證。
2、技術特點:
⑴陰陽極及催化劑通過高溫冶煉形成鐵炭一體化,保證"原電池"效應持續作用。不會像鐵炭物理混合組配那樣容易出現陰陽極分離,影響原電池反應。
⑵填料通過高溫冶煉形成架構式微孔合金結構,比表面積大,活性強,不鈍化、不板結,陰陽極針對不同廢水進行配比,對廢水處理提供了更大的電流密度和更好的微電解反應效果,反應速率快,一般工業廢水只需要30-60分鐘,*運行穩定有效。
⑶ 技術參數:
比重:1.0噸/立方米,比表面積:1.2 平方米/克,空隙率:65% ,物理強度:≧1000KG/CM
化學成分:鐵75-85%,碳10-20%,催化劑5%
⑷ 規格:
1cm*3cm (大小可定制)
離心機
離心機主要用于將懸浮液中的固體顆粒與液體分開;或將乳濁液中兩種密度不同,又互不相溶的液體分開(例如從牛奶中分離出奶油);它也可用于排除濕固體中的液體,例如用洗衣機甩干濕衣服;特殊的超速管式分離機還可分離不同密度的氣體混合物;利用不同密度或粒度的固體顆粒在液體中沉降速度不同的特點,有的沉降離心機還可對固體顆粒按密度或粒度進行分級。
污泥脫水機
污泥脫水機特點是可自動控制運行,連續生產,無級調速,對多種污泥適用,適用于給水排水,造紙,鑄造,皮革,紡織,化工,食品等多種行業的污泥脫水。
曝氣機
曝氣機是通過散氣葉輪,將"微氣泡"直接注入未經處理的污水中,在混凝劑和絮凝劑的共同作用下,懸浮物發生物理絮凝和化學絮凝,從而形成大的懸浮物絮團,在氣泡群的浮升作用下"絮團"浮上液面形成浮渣,利用刮渣機從水中分離;不需要清理噴嘴,不會發生阻塞現象。本設備整體性好,安裝方便,節省運行費用與占地面。
微濾機
微濾機是一種轉鼓式篩網過濾裝置。被處理的廢水沿軸向進入鼓內,以徑向輻射狀經篩網流出,水中雜質(細小的懸浮物、纖維、紙漿等)即被截留于鼓筒上濾網內面。當截留在濾網上的雜質被轉鼓帶到上部時,被壓力沖洗水反沖到排渣槽內流出。運行時,轉鼓2/5的直徑部分露出水面,轉數為1-4r/min,濾網過濾速度可采用30-120m/h,沖洗水壓力0.5-1.5kg/cm2,沖洗水量為生產水量的0.5-1.0%,用于水庫水處理時,除藻效率達40-70%,除浮游生物效率達97-*。微濾機占地面積小,生產能力大(250-36000m3/d),操作管理方便,已成功地應用于給水及廢水處理。
氣浮機
氣浮機是一種去除各種工業和市政污水中的懸浮物、油脂及各種膠狀物的設備。該設備廣泛應用于煉油、化工、釀造、屠宰、電鍍、印染等工業廢水和市政污水的處理。
按溶氣方式分為:充氣氣浮機、溶氣氣浮機和電解氣浮機。其原理是將難以溶解于水中的氣體或兩種以上不同液體高效混合(產生微細氣泡粒徑20-50微米)。以微小氣泡作為載體,粘附水中的雜質顆粒,顆粒被氣泡挾帶浮升至水面與水分離,達到固液分離的目的。
臭氧發生器
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它能把有機物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把難溶解物分解為可溶物,把難降解物質轉化為可降解物質,把有害物質分解為無害物,從而達到污水凈化的作用。
不溶于水污染物的分離技術:
1、浮力浮上法:隔油、氣浮;
2、其他:阻力截留
污染物的生物化學轉化技術:
1、活性污泥法:SBR、A/O、A/A/O、等
2、生物膜法: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法等
3、厭氧處理法:厭氧消化等
4、膜處理法:MBR膜過濾等
污染物的化學轉化技術:
1、中和法:酸堿中和
2、氧化還原法:藥劑氧化法、藥劑還原法、電化學法
3、化學物理消毒法:紫外線、二氧化氯、次氯酸鈉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準。一級處理屬于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準。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等。
整個過程為通過格柵的原污水經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經過格柵或者砂濾器,之后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淀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后進入污泥消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