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相色譜儀測定竹葉多糖超臨界CO2提取物
武漢泰特儀器產品涵蓋氣相色譜儀、氣相色譜配套、樣品處理設備、柱后衍生系統等,是國內*的分析儀器系統供應商。本文由武漢泰特沃斯科技有限公司色譜技術人員主要介紹氣相色譜柱前衍生化測定竹葉多糖超臨界CO2提取物。
竹子是禾本科(Poaceae)竹亞科(Bambusoideae)多年生常綠植物,中國是世界上竹類資源較豐富的國家之一,現有竹林面積約500萬hm2,占世界*位。竹葉多糖(bamboo polysaccharides,BPS)是一種中等相對分子質量的雜多糖,作為藥用開始于1943年,諸多研究者對竹葉多糖進行了深入研究,證實竹葉多糖具有明顯的藥用效果,竹葉活性多糖有抗癌活性,抗氧化作用和免疫調節等作用。
以往研究者對竹葉多糖的提取多采用水提法,微波法,超聲波法等。超臨界流體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是利用流體在臨界點附近所具有的特殊性質而形成的一系列應用技術。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具有液體的高密度、氣體的低黏度,可以和樣品充分的接觸,大限度的發揮其溶解能力,采用在超臨界CO2系統中加入適宜的夾帶劑或改性劑(如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水等)可以改善對極性較強、分子量較大的物質的提取效率,使得難以提取的多糖等強極性物質的超臨界CO2提取成為可能。雖然利用超臨界CO2流體萃取技術萃取某些植物多糖的研究已有報道,但采用超臨界CO2流體萃取技術萃取竹葉多糖的研究還未見報道。
以高效制備竹葉多糖為研究目標,采用添加夾帶劑的超臨界CO2萃取方式提取竹葉多糖,基于種植面積較大、數量較多的竹種,選擇禾本科竹亞科剛竹屬的毛竹、禾本科大明竹屬的苦竹、禾本科綠竹屬的綠竹以及竹亞科酸竹屬的黃甜竹4個種的竹葉為實驗材料,利用超臨界二氧化碳提取工藝提取竹葉多糖,對得到的竹葉多糖提取物先經三氟乙酸水解,再與乙酸酐進行柱前衍生化反應,通過毛細管柱氣相色譜儀,外標法定量研究4種竹葉多糖水解得單糖的物性特征,所得數據資料旨在為合理利用生物量豐富的竹葉資源及制備高含量竹葉多糖提供參考依據。
氣相色譜儀測定竹葉多糖超臨界CO2提取物
超臨界CO2流體萃取竹葉多糖
以葡萄糖為標定多糖含量的標準物質,葡萄糖質量濃度與吸光度的關系曲線回歸方程:y=30.065x+0.0872 [x為吸光度;y為葡萄糖標準溶液的質量濃度/(μg/mL)],相關系數R2=0.9992。實驗表明標準葡萄糖在8~24μg之間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4個種的竹葉多糖提取率
采用超臨界CO2提取竹葉中的多糖,冷凍干燥后的4個種的竹葉多糖的實物得率分別為毛竹4.283%、苦竹4.755%、綠竹6.816%、黃甜竹5.498%,4個種的竹葉多糖超臨界CO2提取物多糖含量:毛竹13.311%、苦竹24.333%、綠竹29.894%、黃甜竹15.014%。數據證明,超臨界CO2流體提取多糖的提取率遠遠高于水提法,超聲波法及微波法,傳統的提取方法提取效率較低、且費時。
本研究所用的超臨界CO2流體制備竹葉多糖的方法,出于從食品安全角度考慮,采用的夾帶劑是乙醇-水體系,實現了整個工藝過程的無污染操作。在超臨界CO2流體萃取竹葉多糖的過程中采用靜態萃取與動態萃取兼顧的萃取方法,不僅萃取效率高,而且節省CO2氣源與能源。
4個種的竹葉多糖含有量
通過葡萄糖標準曲線及竹葉多糖計算公式計算得到干竹葉中竹葉多糖的含量。4個種的竹葉中綠竹的多糖含量為16.585mg /g,其次是黃甜竹為12.804mg/g,毛竹為8.255mg /g,苦竹為6.329mg/g。綠竹、黃甜竹與毛竹多糖含量差異顯著(P<0.05),綠竹、黃甜竹與苦竹多糖含量差異顯著(P<0.05),苦竹與毛竹多糖含量差異不顯著性(P>0.05)。
采用靜態萃取與動態萃取兼顧的超臨界CO2流體提取竹葉中的多糖,竹葉多糖的實物得率4.283%~6.816%,提取物多糖含量13.31%~29.89%。超臨界CO2流體提取竹葉多糖,具有提取效率高、無污染、成本低的優點。
4個種的竹葉單糖組成主要為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巖藻糖、鼠李糖、及少量木糖和甘露糖,單糖含量為2.315~6.395mg/g。苦竹、綠竹、毛竹中葡萄糖的含有量較大,黃甜竹竹葉中半乳糖含量較大,綠竹葉中的葡萄糖含有量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