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溫泉井規劃設計價格地熱能源成為主導能源對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di一,從宏觀上講,要在燃料型能源枯竭前,完成以地熱能源為主導的能源結構轉型。這是一場能源革命,引導相關產業的變革,誰走在前面,誰就是這場變革的*,時不我待。
di二,我國是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國,肩負著減少碳排量的重任。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節能減排行政問責制,以及嚴苛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使治理霧霾、節能減排、環境保護任務十分艱巨。將地熱能源作為主導能源進行合理開發和利用,能順利完成節能減排任務,有效緩解污染所帶來的社會壓力,保護環境,促進生態文明。
di三,縱觀我國能源發展目標,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總消費的比重要提高到15%,地熱能開發年利用量要達到5000萬噸標煤;203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總消費的比重要繼續提高到20%,地熱能開發年利用量要達到1億噸標煤。然而現實情況卻不容樂觀,2013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為37.5億噸標準煤,其中地熱能源僅占0.6%。要總體實現我國能源發展目標,必須將地熱能源視為未來的主導能源大力開發,調整地熱能利用的主體模式,用于發展地熱供暖與制冷以及地熱發電。
di四,能源消費大國,能源消費水平低,能源需求缺口大,煤炭能源使用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石油對外依存度高,能源利用率*偏低,這些情況使我們警醒,調整能源結構,實現新能源自主開發的重要性,將地熱能源作為主導能源,特別是地熱發電對提高我國能源安全保障,降低對進口燃料型能源的依賴有重大意義。
di五,區域經濟發展離不開能源的消耗與需求,節能減排指標、能耗標準與我國區域經濟的發展間的矛盾,可以通過開發清潔環保的新能源進行緩解與改善。比如在京津冀地區為了治理霧霾天氣,政策性要求燃煤企業調整排放指標,導致很多城市新區供暖不足,或改造成本過高。如果能夠大面積推廣地熱能源集中供暖,將會很大程度緩解能源供給不足問題,同時確保環保型經濟發展新模式的形成與發展,使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的高速、良性、可持續發展。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色列奧瑪特(Ormat)公司把上述地熱蒸汽發電和地熱水發電兩種系統合二為一,設計出一個新的被命名為聯合循環地熱發電系統,該機組已經在世界一些國家安裝運行,效果很好。
聯合循環地熱發電系統的zui大優點是,可以適用于大于150℃的高溫地熱流體(包括熱鹵水)發電,經過一次發電后的流體,在并不低于120℃的工況下,再進入雙工質發電系統,進行二次做功,這就是充分利用了地熱流體的熱能,既提高發電的效率,又能將以往經過一次發電后的排放尾水進行再利用,大大地節約了資源。
地熱技術:高溫地熱資源的*利用方式是地熱發電。200~400℃的地熱可以直接用來發電。
蒸汽型地熱發電是把蒸汽田中的干蒸汽直接引入汽輪發電機組發電但在引入發電機組前應把蒸汽中所含的巖屑和水滴分離出去。這種發電方式zui為簡單,但干蒸汽地熱資源十分有限,且多存在于較深的地層中,開采難度大,故其發展受到了限制。主要有背壓式和凝氣式兩種發電系統。
打溫泉井規劃設計價格熱水型地熱發電
閃蒸系統
當高壓熱水從熱水井中抽至地面,由于壓力降低部分熱水沸騰并“閃蒸”成蒸氣,蒸氣送至汽輪機做功;而分離后的熱水可繼續利用后排出,當然是再回注入地層。
雙循環系統
地熱水首先流經熱交換器,將地熱能傳給另一種低沸點的工作流體,使之沸騰而產生蒸氣。蒸氣進入汽輪機做功后進入凝汽器,再通過熱交換器從而完成發電循環,地熱水則從熱交換器回流注入地下。這種系統特別適合于含鹽量大、腐蝕性強和不凝結氣體含量高的地熱資源。發展雙循環系統的關鍵技術是開發高效的熱交換器。
地熱供暖
將地熱能直接用于采暖、供熱和供熱水是僅次于地熱發電的地熱利用方式。因為這種利用方式簡單、經濟性好,備受各國重視,特別是位于高寒地區的西方國家,其中冰島開發利用得。該國早在1928年就在首都雷克雅未克建成了世界上di一個地熱供熱系統,現今這一供熱系統已發展得非常完善,每小時可從地下抽取7740t80℃的熱水,供全市11萬居民使用。由于沒有高聳的煙囪,冰島首都已被譽為“世界上zui清潔無煙的城市”。此外利用地熱給工廠供熱,如用作干燥谷物和食品的熱源, 用作硅藻土生產、木材、造紙、制革、紡織、釀酒、制糖等生產過程的熱源也是大有前途的。目前世界上zui大兩家地熱應用工廠就是冰島的硅藻土廠和新西蘭的紙槳加工廠。我國利用地熱供暖和供熱水發展也非常迅速,在京津地區已成為地熱利用中zui普遍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