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庫污水處理設備隔油器氣浮機優點
含油污水首先經管道匯集進入隔油池,經充分靜置、沉淀后撇除表面浮油,降低水中的含油量,以減輕后序設備處理負荷。
隔油池出水經污水提升泵提升進入波紋板溶氣氣浮裝置,在污水提升泵和波紋板溶氣氣浮裝置之間設置了加藥裝置,加藥的目的是為了破乳和改變懸浮顆粒物的電化學特性,使其失穩,增加其聚集、增大的趨勢。經混合后的污水通過攪拌系統的攪拌,藥水充分混合并反應,產生的絮體快速的聚集并增大,從而實現輕相上浮,重相下沉的油、水、固三相的充分分離,污泥污渣排入污泥干化箱。
波紋板溶氣氣浮裝置之后設置了預曝氣氧化反應裝置,污水經二級提升泵提升進入預曝氣氧化反應裝置,進行沖氧曝氣,進一步減少污水中的含油組分及水中的COD。
預曝氣氧化反應裝置出水自流至SBR生化塔,該塔內布置了易于微生物生長的組合填料,污水在塔內進行充分的生化反應,以達到快速消解COD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油庫污水處理設備隔油器氣浮機優點
SBR生化塔出水若達標可以直接進入監測水池進行外排,若有少量懸浮物等污染物未達標時,可以依靠三級提升泵提升至精細過濾器進一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大限度的保證出水水質符合排放標準。
氣浮主要起固液分離作用(同時可以降低COD、BOD、色度等)。氣浮主要利用溶氣系統產生的溶氣水中的微氣泡,與水中的懸浮物絮體粘合在一起,懸浮物隨微氣泡一起上升至水面,形成浮渣,使水中的懸浮絮體得到去除。清水經過射流吸氣裝置,在一定的工作壓力的情況下,使空氣大限度地溶入水中,通過快速減壓釋放,形成直徑在30um~50um左右的小氣泡。在原水中加入絮凝劑PAC或PAM(PAC為400—1000mg/l,PAM為PAC的1/5左右),經過有效絮凝反應。其時間、藥量和絮凝效果須由實驗測定,原水經過絮凝反應,進入接觸區。在接觸區內,微氣泡與原水中絮體相互粘合,一起進入分離區,在氣泡浮力的作用下,絮體與氣泡一起上升至液面,形成浮渣。浮渣由刮沫機刮至污泥區。下層的清水通過集水管自流至清水池。處理后,清水一部分回流,供溶氣系統使用,另一部分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