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安碧 污水深度處理系統深床反消化濾池 簡單介紹:
污水處理廠的排水標準已經提至一級A標準。未來,將對污水廠尾水中的SS、TP及N等進行深度去除。深床反消化濾池在有超過45年的運行使用時間,該系統能夠同時去除TN(NO3-N)、SS和TP,介質采用具有特殊規格和形狀的石英砂,砂粒直徑2-3mm,廢水可與介質表面的生物膜*接觸,即使短暫的短流或超水流沖擊都不會對系統產生任何影響。
上海安碧 污水深度處理系統深床反消化濾池 詳情介紹:
- 重力流進水方式:
有效去除固體懸浮物,無需附加凈水/精濾池。反硝化過程與過濾過程統一,單池完成,事半功倍。
在反硝化過程中,各含氮基團或含氮化合物轉變為氮氣。含氮泡沫不斷增多導致曝氣頭壓力損失,因此,必須周期性排除過多的泡沫。
該系統的去除氮氣技術妥善解決這一問題,且能夠在不移反應器的條件下消除泡沫堆積現象。
- 工作原理:
在過濾器底部注入反沖洗水,歷時數秒鐘。該過程可加速濾池中氮氣的釋放,減少水頭損失,提高系統效率,延長反沖洗周期。
- 碳源補充:
在重復脫氮的過程中,由于水體中碳的含量有限,因此須持續補充碳,以保證生化效果。常用添加劑有:甲醇、發酵殘渣及普糖等,其中甲醇zui常被使用。
- 優勢:
- 多功能性:反硝化深床濾池一池多用,具有脫氮、除磷、去除懸浮物等多功能。
- TN 低溫時穩定達標,可保證出水TN ≤ 3mg/L。
- 工藝靈活性:夏季TN 如能達標,運行時簡單改變工藝運行條件,反硝化深床濾池可靈活轉換成深床濾池,可只直接過濾SS,滿足SS 穩定達標。
- 技術*性:反硝化濾池已成功工程應用40 年。
- 投資成本低:因反硝化深床濾池一池多用,污水處理廠總體投資大大節省。
- 運行成本少:反硝化濾池*的除氮技術,保證濾池具有zui小的碳源消耗和能耗。反沖洗水量小,一般≤ 2%,遠小于其他類型濾池的4%~10%,降低了反沖洗廢水的處理成本。
- 終身免維護:濾池采用氣水分布濾磚,無易損耗件,氣水分布塊*的設計使其具有不堵塞、不老化和*的特點,濾料采用粗濾料石英砂,耐磨損、不跑砂,具有終身免維護的功能。
濾料采用2~3mm石英砂介質,濾床深度可達1.83m,濾池可保證出水SS低于10mg/l、通常5mg/L以下。絕大多數濾池表層很容易堵塞,很快失去水頭,而*的均質石英砂允許固體雜質透過濾床的表層,深入數英尺的濾料中,達到整個濾池縱深截留固體物。
濾池需定期反沖洗,反沖洗模擬人的搓手模式,大量強有力的空氣使濾料相互搓擦,使截留的SS全部清洗出池,清洗率達到100%,沖洗用水僅為總量2%~4%。
深床反硝化濾池是集生物脫氮及過濾功能合二為一的處理單元。1969年世界上*個反硝化濾池即誕生。近40年來硝化濾池在*有上百個系統在正常運行著。
反硝化濾池采用特殊規格及形狀的石英砂作為反硝化生物的掛膜介質,同時深床又是硝酸氮 (NO3-N) 及懸浮物*的去除構筑物。2~4 毫米介質的比表面積較大。1.83m深介質的濾床足以避免竄流或穿透現象, 即使前段處理工藝發生污泥膨脹或異常情況也不會使濾床發生水力穿透。介質有*的懸浮物截留功效,在反沖洗周期區間,每m2過濾面積能保證截留 ≥7.3kg的固體懸浮物。固體物負荷高的特性大大延長了濾池過濾周期,減少了反沖洗次數,并能輕松應對峰值流量或處理廠污泥膨脹等異常情況。懸浮物不斷的被截留會增加水頭損失,因此需要反沖洗來去除截留的固體物。由于固體物負荷高、床體深,因此需要高強度的反沖洗。反硝化濾池采用氣、水協同進行反沖洗。反沖洗污水一般返回到前段生物處理單元。由于濾床固體物高負荷的截留性能,反沖洗用水不超過處理廠水量的 4% ,通常 <2%)。
- 去除TN:
利用適量優質碳源,附著生長在石英砂表面上的反硝化細菌把NOx-N轉換成N2完成脫氮反應過程,經過無數的工程經驗和*的歷史數據表明,在前端硝化反應較*的情況下,奧德的技術可穩定做到出水TN≤3mg/l.。在反硝化過程中,由于硝酸氮不斷被還原為氮氣,深床濾池中會集聚大量的氮氣,這些氣體會使污水繞竄介質之間,這樣增強了微生物與水流的接觸,同時也提高了過濾效率。但是當池體內積聚過多的氮氣氣泡時,則會造成水頭損失,這時就必須采用奧德的驅散氮氣技術,恢復水頭,每次持續1~2分鐘,每天進行數次。
- 去除SS:
每毫克 SS 中含 BOD5 0.4~0.5毫克,因此去除出水中固體懸浮物的同時,也降低了出水中的BOD5。另外,出水中固體懸浮物含有氮、磷及其他重金屬物質,去除固體懸浮物通常能降低1mg/l以上的上述雜質.配合適當的化學處理, 能使出水總磷穩定降至 0.3mg/l以下。反硝化濾池能輕松滿足濁度<2NTU或SS <5mg/l(通常SS <2mg/l)的要求。
- 去除TP:
微絮凝直接過濾除磷,是省去沉淀過程而將混凝與過濾過程在濾池內同步完成的一種接觸絮凝過濾工藝技術。
微絮凝過濾充分體現了深層濾料中的接觸凝聚或絮凝作用。它實際是在混凝、過濾作用機理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將混凝與過濾過程有機集成一體,形成了當今水處理的*系統。在污水深度處理方面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這種直接過濾技術用于污水深度處理一般是指在二沉池后投加混凝劑,經機械混合后直接進入濾池,不僅可以進一步降低CODcr和BOD5,而且可以穩定保證SS、TP達標,不僅可簡化污水廠處理流程,降低投資費用,減少運行費用,而且還可延長過濾周期,提高產水量及出水水質。
- 反硝化系統的組成及規格:
- 池體構筑物:鋼筋混凝土或鋼制結構,圓形或長方形。
- 濾池池底:采用無嘴曝氣;不銹鋼曝氣主、支氣管; 塑膠外殼抗強34.5Mpa的“T”型氣水分布底盤。
- 過濾介質:均質顆粒濾料,有效粒徑2~4mm;介質層厚度根據設計要求而定。
- 承托填層:總厚500mm,由五種規格的礫石交叉層分布。
- 濾池控制:曲形堰板進水分流器和立管出水控制器組成;
- 反沖洗洗空氣:由羅茨鼓風機通過整個濾池底部輸入反沖洗空氣。
- 反沖洗水:由低揚程離心泵輸至整個池底。
- 濾池閥門:氣動或電動雙缸體閥門,包括隔離閥。
- 加藥系統:包括甲醇貯罐及全自動加藥系統,也可用于添加其它化學藥劑。
- 儀表:PLC可編程控制器,人機對話多界面顯示屏,可提供*控制系統或SCADA系統的輸出;
- 包括流量計、分析儀、水位開關、現場控制柜及報警系統。
- 系統操作:自動運行或人工控制,反沖洗及氮氣排放(Bumping)按時間控制。
- 系統集成:系統可與處理廠其它工藝結合,如全過程的除磷、脫氮及病毒去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