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污水來源及成分復雜,危害性大。來源主要是醫院的診療室、化驗室、病房、洗衣房、X片照相室和手術室等排放的污水。污水中含大量的病原細菌、病毒和化學藥劑,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的特征。 如果含病原微生物的醫院污水,不經過消毒處理排放進入城市下水管道或環境水體,往往會造成水體的污染,引發各種疾病及傳染病,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肥城醫療污水處理裝置
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特點
1、埋設于地表以下,設備上面的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保溫。
2、 二級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均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其處理效果優于*混合式或二級串聯*混合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并比活性污泥池體積小,對水質的適應 性強,耐沖擊負荷性能好,出水水質穩定,不會產生污泥膨脹。池中采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易掛膜,脫膜,在同樣有機物負荷條件下,對有機 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氣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3、生化池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微生物處于自身氧化階斷,產泥量少,僅需三個月(90天)以上排一次泥(用糞車抽吸或脫水成泥餅外運)。
4、該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除臭方式除采用常規高空排氣,另配有土壤脫臭措施。
5、整個設備處理系統配有全自動電氣控制系統和設備故障報警系統,運行安全可靠,平時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只需適時地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
地埋式醫院污水處理設備采用的生物處理方法,集去除COD,BOD,NH3-N于一身,出水水質可達可以達到污水排放標準,具有技術性能穩定可靠,處理效果好,投資省,占地少,維護方便等優點。根據客戶要求,材質可分為碳鋼,玻璃鋼,不銹鋼,碳鋼防腐等多種材質。產品可埋于地下,也可置于地面。
肥城醫療污水處理裝置
采用規范及引用文獻
《醫院廢水處理技術指南》國環發[2003]197號
《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 JGJ49-88
《醫院廢水處理設計規范》CECS07:2004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
《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GBJ69-84)
《泵站設計規范》(GB/T50265-97)
《建筑設計防水規范》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J7-89)
《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規范》(GBJ87-85)
《給水排水制圖標準》 GB/50106-2001
《總圖制圖標準》 GB/50103-2001
《建筑制圖標準》 GB/50104-2001
《建筑結構制圖標準》 GB/50105-2001
《給水排水工程概預算與經濟評價手冊》
《環境工程設計手冊》
《水處理工程師手冊》
《水污染的工程風險分析》
《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J15-88)
《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范》
《水工砼結構設計規范》(SDJ2O-78)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2002
《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GBJ69-84)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I6-87)
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可埋入地下不占用地上空間、價格低、、維護方便,通過實踐運用得到廣泛推行,在布草洗滌污水處理、印染污水處理、食物污水處理、屠宰場污水處理、工業污水處理等范疇發揮重要效果。
該設備選用接觸氧化法、由初沉池、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污泥池、和風機六部分組成。進水平均BOD5 為200mg/l以下,出水降為50mg/l以下,去除率≥80%,COD去除率≥81%,懸浮物去除率≥80%。
原則
1、全過程控制原則。對醫院污水產生、處理、排放的全過程進行控制。
2、減量化原則。嚴格醫院內部衛生安全管理體系,在污水和污物發生源處進行嚴格控制和分離,醫院內生活污水與病區污水分別收集,即源頭控制、清污分流。嚴禁將醫院的污水和污物隨意棄置排入下水道。
3、就地處理原則。為防止醫院污水輸送過程中的污染與危害,在醫院必須就地處理。
4、分類指導原則。根據醫院性質、規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區差異對醫院污水處理進行分類指導。
5、達標與風險控制相結合原則。考慮綜合性醫院和傳染病醫院污水達標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時加強風險控制意識,從工藝技術、工程建設和監督管理等方面提高應對突發性事件的能力。
6、生態安全原則。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質,減少處理過程中消毒副產物產生和控制出水中過高余氯,保護生態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