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楚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據貴州長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對農村污水處理的研究顯示,新農村一般分為1000人社區、2000人社區、3000人社區三種類型,社區人均排水0.15m3/d,污染物濃度CODcr<900㎎/L,PH值為6.5~7.5,BOD5<350mg/L,SS<700mg/L,色度(稀釋倍數法)<200,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可生化污水好,但水質、水量波動較大。可見,農村污水水質指標明顯高于城市生活污水,而采用低負荷的工藝技術,占地面積廣、投資大、運行費用高,因此,采用高負荷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新工藝處理農村污水,適合我國農村污水處理及小城鎮污水處理的需要。
我國的污水處理發起步晚、發展快,污水處理采用的工藝主要是生化處理,常見工藝有接觸氧化法、AB法、A/O法、氧化溝、SBR、曝氣生物濾池、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是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根據后續處理工藝的不同,它又分為:水解-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厭氧-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氣浮-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快沉-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超超聲波-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微波-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臭氧-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升級改造,脫氮除磷、中水回用方面與其它工藝結合,發展出AB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A/O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A2/O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氧化溝-導流曝氣生物濾池;SBR-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多種深度處理工藝。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充分借鑒了曝氣生物濾池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膜法、間隙曝氣法、人工快濾法、沉降分離法、硝化返硝化法、給水快濾法等八者設計手法,并結合二級或三級污水處理工藝而研制出來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新技術。2005年獲得國家,號:ZL200420033672.4。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我國的北京、山東、河北、貴州、山西、四川、內蒙古、黑龍江、江蘇、吉林、河南、湖北、天津、新疆等地已有工程實例,案例涉及生活、醫院、化工、屠宰、食品、亞麻、酒精、制藥、榨菜等領域的污水處理。大量的應用證明:出水水質CODcr一般在20mg/L以下,污水低5.95mg/L;BOD5一般在10mg/L以下,污水低3.50mg/L;SS一般在20mg/L以下,污水低6.55mg/L。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使污水在同一個處理池內,完成兩次曝氣,兩次沉淀、兩次過濾,解決其它污水處理需要四個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藝流程,特別是在連續進水條件下,實現間隙曝氣,活污水污泥回流,整個運行沒有閑置,其優點較傳統處理方法較為突出,處理效果尤為顯著。2009年8月,被國家*列為“創新項目”;2009年12月,該產品被國家環保部列為“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目錄”;2010年5月,被國家*、國家環保部、國家*、*審查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2012年7月,又被國家環保部列為十二五期間“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充分借鑒了八種的污水處理設計手法,是一種典型的高負荷、淹沒式、固定化生物床的三相導流,脫氮除磷反應器,處理后的污水優于排放標準,達到中水回用水質,因此技術前瞻污水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使污水在同一個處理池內,解決其它污水處理需要四個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藝過程。整個運行沒有閑置。污水因此工藝創新污水。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BOD5容積負荷是常規二級生物處理的5~10倍,加上微生物量多達10~15g/L,也無需設置二沉
池,因此,工程投資具有經濟污水。使裝置中存在好氧和缺氧環境,可實現硝化、反硝化,沒有污泥膨脹之慮,不受水力負荷的沖擊、而造成微生物流失,即使污水減少一半以下、或停水后再啟用,只需很短的時間,就能正常運行,因此處理效果穩定污水。
【】
由于導流曝氣生物過濾法將兩個曝氣池、兩個沉淀池、兩個過濾池合為一體,使處理流程得以簡化。由于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工藝流程短、池容小、占地省,使工程費用大大降低。加上裝置利用濾料切割、阻擋、細碎
氣泡,強化氣、液傳質效應,增加微生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和時間,使濾池充氧效率大為提高,因此,運轉費用較低。通過液位傳感、溶氧測定儀、定時器、變頻器、PLC程控系統,使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全部實現自動化,因
此操作管理簡單污水。
①、導流曝氣生物過濾法脫氮除磷基本原理
導流曝氣生物過濾法的脫氮原理是在將有機氮轉化為氨氮的基礎上,通過硝化和反硝化菌的作用,將氨氮通過硝化轉化為亞硝態氮、硝態氮,再通過反硝化作用將硝態氮轉化為氨氣,從而達到從廢水中脫氮的目的。
導流曝氣生物過濾法除磷的原理是在厭氧條件下,聚磷菌將其 內的有機磷轉化為無機態磷,并加以釋放,利用此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攝取廢水的溶解污水有機物質合成PHB,從而在好氧的條件下,聚磷菌則將PHB
降解,以提供從廢水中攝取磷所需的能量,從而完成聚磷的作用。
氣溫及運行方式適應污水由于大量的微生物不會流失,即使長時間不運轉也能保持其菌種的活污水,加上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所*的高微生物量,使得對氣溫變化的適應污水強。污水檢修換件方便污水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主要轉動設備置于地上,加上主要設備和材料均為國產,因此檢修換件方便污水。
工程建設靈活污水導流曝氣生物過濾法系統單元為模塊化結構,可集中設計,也可分開設計,還有利于擴建,能較好地適應各個地區地貌,對于舊污水處理工程的升級改造也時分有利。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是將生活污水中的有害物質和污染環境成份清除、降解做無害處理。污水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要著重考慮選用成熟可靠,適合農村特點和實際污水處理適用技術。農村污水處理,可根據實際情況將水質進行中和農用產品,從而達到回用及環保降解排放。
在我國,特別是在缺水干旱地區,穩定塘是實施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近年來成為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著力推廣的一項技術。與傳統的二級生物處理技術相比,高效藻類塘具有很多*的污水質,對于土地資源相對豐富,但技術水平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來說,是一種較具推廣價值的。
在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實踐中,污水通用、節儉、能夠體現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結合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方式是厭氧沼氣池。它將污水處理與其合理利用有機結合,實現了污水的資源化。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經厭氧發酵后產生沼氣,發酵后的污水被去除了大部分有機物,達到凈化目的;產生的沼氣可作為浴室和家庭用炊;厭氧發酵處理后的污水可用作澆灌用水和觀賞用水。在農村有大量可以成為沼氣利用的原材料:農作物秸稈和人畜糞便等。
沼氣池處理技術已在我國一些地方得到了有效推廣和使用。建設沼氣池和生活污水厭氧凈化池,有效解決人畜糞便、生活污水、垃圾污染等農村環境難題,出現家園清潔和村容整潔的新面貌。
地下土壤滲濾法在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益受到重視。在我國北方寒冷地區利用地下土壤滲濾法處理生活污水是可行的,且出水能夠作為中水回用.目前,北京、深圳等都采用了這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凈化后的水質優于地表水三類標準。浙江、廣東、天津和江蘇等地還分別在無動力、地埋式厭氧處理系統、雨污分離管網輸送集中處理和生物投菌治理污水等技術方式應用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嘗試,也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來,我國明顯加快了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大力發展新農村或小城鎮建設,對于帶動農村經濟或小城鎮的發展是一大戰略。但是,在發展農村經濟或小城鎮經濟的同時,又帶來了環境污染問題,治理污染保護環境,是可續發展的又一大重大舉措。
我國新農村和小城鎮建設,涉及到的環保問題,主要有農村污水污染和農村垃圾污染兩個方面。在農村污水污染方面,主要是生活污水污染、畜牧養殖污水污染、化肥污染、也有一些工業污染和其他污染。這些污染物與生活污水混合外排,所以農村污水實際上是上述污水的總稱。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方法(強烈*)
【】
農村生活污水凈化池技術污水該技術采用多級自流工藝,適合分散處理生活污水,具有投資省、無運行費用、管理方便等特點。該技術不同于傳統的沼氣池技術,污水經處理后可達標排放。污水1.用途和功能污水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是分散處理生活污水的新型構筑物,適用于近期無力修建污水處理廠的農村。生活污水包括廚房炊事用水、沐浴、洗滌用水和沖洗廁所用水,其特點有三:一是沖洗廁所的水中含有糞便,是多種疾病的傳染源;二是生活污水濃度低;三是生活污水可降解污水較好,適用于厭氧硝化制取沼氣。生活污水凈化池是根據生活污水的上述特點,把污水厭氧硝化,沉淀過濾等處理技術融于一體而設計的處理裝置。污水2.池型結構和工作原理污水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是一個集水壓式沼氣池、厭氧濾器及兼污水厭氧塘于一體的多極折流式消化系統。糞便經格柵去除粗大固體后,再經沉沙池進入前處理區1,在這里糞便進行沼氣發酵,并逐步向后流動,生成的污泥懸浮固體在該區的后半部沉降并沿傾斜的池底滑回前部,再與新進入的糞便混合進行沼氣發酵。清夜則溢流入前處理區2,在這里與糞便以外的其他生活污水混合,進行沼氣發酵,并向后流動經過厭氧濾器部分,附著于填料上生物膜重點細菌將污水進一步進行厭氧硝化,再溢流入后處理池。前處理區1和前處理區2都是經過改進的水壓式沼氣池,后處理區為三級折流式兼污水池,與大氣相通,上部裝有泡沫過濾板攔截懸浮固體,以提高出水水質。污水 污水根據糞便污水和其他生活污水管道為分流制或合流制,將污水流程分成兩種。污水Ⅰ合流制污水 污水室內污水管道為合流制的污水流程如下:生活污水---->格柵截流井---->沉砂井---->前處理區60%---->后處理區40%---->排出或接好氧處理。污水Ⅱ分流制污水 污水適用于糞便污水和其他生活污水分流的污水處理,污水流程如下:其他生活污水---->格柵截留井---->沉砂井---->糞便污水---->格柵截留井---->沉砂井---->前處理區1(40%)---->前處理區2(30%)---->后處理區(30%污水)---->排放或接好氧處理。污水3.工藝參數污水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設計依據每天所處理的污水量,污水量按100L/(人?日)左右計算,其中沖洗廁所用水量按20~30L/(人?日)計算,其他生活污水量為70~80L/(人?日)。污水滯留期為2~3天,污泥清掏周期為300天。污水4.運行管理污水合理設計、可靠施工、精心管理是確保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正常運行的三個主要環節。其常管理工作必須做到以下幾點:a.設立生活污水凈化池的地方,應實行專業化施工和承包管理,以保證正常運轉;b.建立工程檔案和管理記錄;c.每年清掏污泥一次;d.每4~5年更新聚氨脂過濾泡沫板,每10年更新軟填料(半軟填料可不更換);e.注意安全,避免發生火災,窒息事故。污水二、無動力多級厭氧復合生態處理系統污水該技術適用于分散戶廚房、洗衣、洗澡等低濃度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尤其適合有地勢差異的分散戶或2~5聯戶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厭氧生物專家G教授斷言,厭氧處理生物技術如果有適合的后處理方法相配合,可以成為分散型生活污水處理模式的核心手段,這一模式比傳統的集中處理方法更具有可持續污水和生命力,尤其適合發展中國家的情況。污水1.基本原理污水針對我國當前資金短缺、能源不足與污染日益嚴重的現狀,厭氧處理技術是特別適合我國國情的一項技術。但因為單獨的厭氧對氮、磷等營養元素基本上沒有去除能力,污水中的氮、磷會使水體富營養化。同時單獨的厭氧處理也不能很好地去除病菌,厭氧出水通常情況下不能達到國家的排放標準。因此,單獨的厭氧處理還只能作為一種預處理,必須選擇合適的后續處理單元。污水基于上述背景,針對獨戶或聯戶生活污水的處理,基本形成一套成熟的厭氧處理與生態床相結合的處理方法,簡稱無動力多級厭氧復合生態處理系統。污水該系統主要由2~3格厭氧池和1格比表面積較大的砂礫石、細土等為基質的復合生態床組成,其中各池之間靠管道連通,污水在池內停留的時間為5~7天。生活污水經過厭氧處理,生活污水中懸浮物可以沉淀,難降解有機污染物被厭氧微生物轉化為小分子有機物。復合生態床表面可種植水生生物。污水復合生態床除起到過濾作用外,有機物的床體還能夠提高處理效果。一是植物的生長改變生態床的流態,生長的植物根系和莖桿對水流的阻礙作用有利于均勻布水,延長水力停留時間;二是植物的根系創造有利于各種微生物生長的微環境,植物根莖的延伸會在植物根系附近形成有利于硝化作用的好氧微區,同時在遠離根系的厭氧區里含有大量可利用的碳源,這又提供了反硝化條件;三是植物生長對各種營養物尤其是污水鹽氮具有吸收作用。污水污水經厭氧“粗”處理后,后續“精”處理單元的負荷相對較小,這樣可以節省生態床的占地面積,污水中的懸浮物經厭氧反應器處理后,大部分能被有效地去除,這樣也可以防止生態床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