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科林川屠宰場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及其說明
1、工藝選擇的原則
(1)所選處理工藝已被成功應用于同類原水條件的工程,又較成熟的操作、運行管理經驗。
(2)工藝耗能低、運行費用省,配套設備操作管理簡便方便,易于實現自控。
(3)所選工藝能適應工程建設需要,周期要較短。
2、處理工藝的選擇
生活污水中有機類雜質較多, CODcr 、BOD5均較高,且BOD5/CODcr之值大于0.4,生化性能較好。宜采用以生化為主的工藝處理流程,因污水量較大,生化處理采用一體化生物反應污水處理器。
在進生化裝置前,盡可能在預處理階段將生活污水中飄浮和大顆粒懸浮雜質去除,后進入污水調節池,以防止對污水提升泵造成不利影響。
英科林川屠宰場污水處理設備流程解說:
生活污水直接流入化糞池,從化糞池出水開始,經過格柵井去除粗大的雜物,進入調節池進行污水均質化,進行污水均質均量調節,污水經提升泵送至水解酸化池(厭氧池),進行酸化水解和硝化,降低有機物濃度,去除部分氨氮,后流入生物接觸氧化池(好氧池)進行好氧生化反應,在此絕大部分有機污染物通過生物氧化、吸附得以降解,出水自流至固液分離池深度處理后自流至設備外,至此生活污水處理完畢,出水水質符合國家排放標準,可用來澆花澆草農田灌溉。
各工藝單元詳解:
格柵調節池
功能:攔截污水中大的顆粒物及較大懸浮物,確保后續單元正常運行。生活污水處理,同時均化水質、水量,強后續處理效果。
按照水量來說,本方案涉及的生活污水無需單獨設置格柵井,一般采用將格柵工藝環節與調節池相結合的策略,稱之為格柵調節池。
格柵調節池的主要作用就是去除可沉物和漂浮物,減輕后續處理設施的負荷。使細小的固體絮凝成較大的顆粒,強化了固液分離效果。所以,調節池也叫初沉池,對膠體物質具有一定的吸附去除作用。對水質起到一定程度的均質效果。減緩水質變化對后續生化系統的沖擊
*生化池又稱為厭氧池,或水解酸化池
厭氧單元分為四個階段降解有機成分:
(1)水解階段:高分子有機物由于其大分子體積,不能直接通過厭氧菌的細胞壁,需要在微生物體外通過胞外酶加以分解成小分子。廢水中典型的有機物質比如纖維素被纖維素酶分解成纖維二糖和葡萄糖,淀粉被分解成麥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質被分解成短肽和氨基酸。分解后的這些小分子能夠通過細胞壁進入到細胞的體內進行下一步的分解。
(2)酸化階段:上述的小分子有機物進入到細胞體內轉化成更為簡單的化合物并被分配到細胞外,這一階段的主要產物為揮發性脂肪酸(VFA),同時還有部分的醇類、乳酸、二氧化碳、氫氣、氨、硫化氫等產物產生。
(3)產乙酸階段:在此階段,上一步的產物進一步被轉化成乙酸、碳酸、氫氣以及新的細胞物質。
(4)產甲烷階段:在這一階段,乙酸、氫氣、碳酸、甲酸和甲醇都被轉化成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細胞物質。這一階段也是整個厭氧過程為重要的階段和整個厭氧反應過程的限速階段。
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在有氧氣存在的條件下進行生物代謝以降解有機物,使其穩定、無害化的處理方法。微生物利用水中存在的有機污染物為底物進行好氧代謝,經過一系列的生化反應,逐級釋放能量,終以低能位的無機物穩定下來,達到無害化的要求,以便返回自然環境或進一步處理。污水處理工程中,好氧生物處理法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