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養殖場污水處理設備
污水處理行業的上游供應商主要是污水處理設備的制造商和污水處理藥劑供應商。都屬于發展較快,需求狀況良好的行業。
許工:
養殖污水處理技術目前仍在運用的有一級處理、二級處理、深度處理,但國內外zui遍及盛行的是以傳統活性污泥法為核心的二級處理。二級處理的使命是大幅度地去掉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以BOD為例,一般經過二級處理后,廢水中的BOD可去掉80~90%,如城市污水處理后水中的BOD含量可低于30毫克/升。需氧生物處理法的各種處理單元大多可以到達這種需求。
對大田種植、畜禽養殖、漁業生產等進行物聯網改造,建成10個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省、100個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區、1000個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基地。建設村級益農信息社,到2020年基本覆蓋所有行政村。建設農業數據調查分析系統,改造升級國家農業數據中心。建設基于遙感、無人機、田間觀測一體化的農業遙感應用與研究中心。(*、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等部門參與)
核心工藝簡介
污水處理系統采用成熟的接觸氧化工藝(A/O),工藝將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聯在一起,在缺氧段(A段)異養菌將污水中可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有機酸,使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不溶性的有機物轉化成可溶性有機物,將蛋白質、脂肪等污染物進行氨化(有機鏈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離出氨(NH 3 、NH 4 + )。在好氧段(O段)存在好氧微生物及自養型細菌(硝化菌),其中好氧微生物將有機物分解成CO 2 和H 2 O;在充足供氧條件下,自養菌的硝化作用將NH 3 -N(NH 4 + )氧化為NO 3 - ,通過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條件下,異養菌的反硝化作用將NO 3 - 還原為分子態氮(N 2 )完成C、N、O在生態中的循環,實現污水無害化處理。
揚州網訊(記者吳生鋒)揚州強,則揚大強;揚大興,則揚州興。16日上午,揚州市人民政府與揚州大學簽署全面深化合作系列協議。這是2013年市校簽訂的全面合作協議的拓展和延伸,是市校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揚州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開篇之作。副省長曹、市委書記謝正義、揚州大學黨委書記姚冠新出席并致辭。市長朱民陽、揚州大學校長焦新安代表雙方簽約。洪錦華、張愛軍等市四套班子和揚州大學校班子參加簽約儀式。
如果工藝主體采用物化方法,如一級強化,加載磁分離等工藝,一般是先加公斤之間;化工行業的廢水使用量一般是五十到一百二十公斤之間;漂染行業的廢水和造紙行業的廢水zui難處理PAC調質,然后再加陰離子絮凝劑,zui后加陽離子絮凝劑脫水。具體投加量要根據污水水質而定。
養殖污水處理的辦法要根據污水水質、污水水量及出水水質規范等進行挑選。污水處理廠廢水處理辦法首要分為化學處理法、物理處理法、和生物處理法三類。
(1)化學處理法 經過化學反應和傳質效果來別離、去掉廢水中呈溶解、膠體狀況的污染物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的廢水處理法。在化學處理法中,以投加藥劑發生化學反應為基礎的處理單元是:混凝、中和、氧化還原等;
(2)物理處理法 經過物理效果別離、回收廢水中不溶解的呈懸浮狀況的污染物(包含油膜和油珠)的廢水處理法,可分為重力別離法、離心別離法和篩濾截留法等。屬于重力別離法的處理單元有:沉積、上浮(氣浮)等,相應運用的處理設備是沉砂池、沉積池、隔油池、氣浮池及其附屬設備等。經過微生物的代謝效果,使廢水中呈溶液、膠體以及微細懸浮狀況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安穩、無害的物質的廢水處理法。根據效果微生物的不同,生物處理法又可分為需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兩種類型。
微濾機是一種轉鼓式篩網過濾裝置。被處理的廢水沿軸向進入鼓內,以徑向輻射狀經篩網流出,水中雜質(細小的懸浮物、纖維、紙漿等)即被截留于鼓筒上濾網內面。當截留在濾網上的雜質被轉鼓帶到上部時,被壓力沖洗水反沖到排渣槽內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