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豎流式溶氣氣浮機
對于臥式混流泵和離心泵,以往在加藥計量泵管路布置時常布置成折線,從而造成加藥計量泵管路長,彎頭多。泵站技術改造時可根據進、出水池水位的高低和進出水池的位置,將水泵傾斜安裝,將加藥計量泵管路折線布置改為直線布置,不僅縮短加藥計量泵管路長度,同時可減少2個45°彎頭。雙吸離心泵采用傾斜安裝后,可省去加藥計量泵管路上的所有彎頭,進出水加藥計量泵管路直進直出;臥式多級離心泵采用傾斜安裝后,除進水加藥計量泵管路上設置一個彎頭外,可省去出水加藥計量泵管路上的所有彎頭,對于中、小型水泵,'每減少一個90°彎頭,可減少局部水頭損失0.18?0.27m。
3.減少加藥計量泵管路附件
加藥計量泵管路附件的局部水頭損失系數大,引起的水頭損失也較大,運行時必然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應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加藥計量泵管路附件。
全自動加藥設備-計量泵
全自動加藥設備-計量泵是一種符合各種工藝流程要求,可進行調節,定量輸送各種化工液體的高精度輸送設備,計量精度達到±1%,適用于傳送溫度-30℃-200℃,粘度在0.3-800mm2/s,不含固體顆粒的液體,流量在1.25L-8000L的范圍內任意調節,壓力為0.2-50Mpa,150余種規格,特殊性泵適用于輸送含有少量固體顆粒,粒度在0.01mm以下的懸浮液體,該系列產品執行API675標準。重復精度在10:1調節范圍內為 1%;再現精度在10:1調節范圍內為 3%;線性精度在10:1調節范圍內為3%。還可根據用戶的需要進行相同機座或或不同機座的串聯組合,可按不同或相同的比例輸送多種液體,液缸體可按不同液體的腐蝕性運行,
按液力端的結構型式可分為柱塞式和隔膜式兩大類。
按行程調節方式可分為手動調節,電動調節和氣動調節三大類。
柱塞式結構的液力端適用于范圍廣泛的高壓工藝過程,它所輸送的液體是無毒,無腐蝕性,無揮發性的。
隔膜式結構的液力端適用于附著力很強的泥漿,易燃,易爆,易揮發,劇毒和放射性液體,因滯留易變質的工作液,以及粘度較高的工作液。它能保證泵的無泄漏運行。
保溫式結構的液力端適用于高熔點液體,泵殼和填料箱用夾套保溫,防止液體凝固。
液力端的材料通常采用 1Cr18Ni9Ti 根據輸送介質的不同也可采用 PTFE,PVC和1Cr18Ni12Mo2Ti 等 其它材料
計量泵按泵頭分類有柱塞型和隔膜型兩種基本形式,柱塞泵具有結構合理,操作簡單,計量精確、維修方便,價格低廉等特點。隔膜泵則具有不泄漏,安全性高,適宜輸送各種易燃、易爆、劇毒、強腐蝕、強刺激、放射性及貴重特殊液體介質。計量泵調節的值直觀清晰、工作平穩、噪聲小、維護方便,還可并聯或串聯使用。
計量泵已廣泛用于環保、化工、水處理、食品加工、制藥、原子能、煉油、水廠、電廠、造紙、紡織、礦山、實驗室、國防和科研、汽車制造等單位。市政水處理和廢水處理、石化和化學工業的添加劑、鍋爐和冷卻水處理紙漿、涂料及添加劑、實驗室應用、食品飲料和制藥行業治金、電子行業。
青海省豎流式溶氣氣浮機
1. 取下固定泵頭的4個螺絲。螺絲位置在計量泵的背面。
2. 在泵頭松動之后,取下泵頭之前,調節沖程長度到0%位置。可以保證電磁軸有足夠的壓力,保持其連接穩固,這樣就可以旋下隔膜。
3. 向外拉液力端使螺絲從插孔內脫離。抓住液體端逆時針旋轉。稍有些阻力,可以旋下隔膜。
4. 一旦隔膜被取下,檢查計量泵的安全隔膜,確保其是完好的,沒有任何損壞。安裝新的隔膜,順時針旋轉背板和隔膜直到貼緊。調節背板,使漏液排出孔位于泵的zui底端。
5. 在隔膜安裝完畢、并且背板漏液排出孔置于垂直位置之后,安裝泵頭。確保吸液閥與漏液排出孔對齊,液力端的螺絲與相應的4個孔對齊。
6. 旋轉到沖程長度*位置。這樣可以使整套部件旋轉至背板漏液排出孔與泵的zui底端對齊。在泵運行過程中調整液力端和隔膜至合適的位置。
7. 當液力端連同背板位置調好之后,4個螺栓以對角方式擰緊,直到合適為止。完成這項工作時應用力均勻。
備件包,在取下舊的隔膜時注意。
就如何拆下舊的隔膜注意事項;
通過松開4個泵頭螺絲,移動液力端。旋轉沖程長度到0%并抓住液力端,然后從螺絲孔滑出 ,那么螺絲不與它們接觸,但是還把持著背板和隔膜。然后逆時針旋轉此部件,稍有些阻力,隔膜會從電磁軸松動下來。如果隔膜還沒有松動,在隔膜和電磁軸的接觸表面用些潤滑油 。放置幾分鐘后,用一塑膠小錘輕輕敲打隔膜。然后在按照以上描述再次進行。
工作原理
氣浮分離技術是指空氣與水水在―定的壓力條件下,使氣體*限度的溶入水中,力求處于飽和狀態,然后把所形成的壓力溶氣水通過減壓釋放,產生大量的微細氣泡,與水中的懸浮絮體充分接觸,使水中懸浮絮體粘附在微氣泡上,隨氣泡一起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并刮去浮渣,從而凈化水質。我廠開發RQF型高效淺層氣浮裝置,是一個*的快速氣浮系統,在傳統氣浮理論的基礎上,又成功地運用了"淺層理論"和"零速"原理,通過精心設計,集凝聚、氣浮、撇渣、沉淀、刮泥為一體,是一種水質凈化處理的高效設備。
工藝流程
原水經絮凝混合由池底中心管流入,水表面的浮渣用撇渣器收集起來,然后排入*污泥槽,排入相匹配的污泥裝置,沉于池底的污泥由刮板收集至排泥槽排出,清水由*集水機構收集排出。凝絮好的原水是指在原水中加入絮凝藥劑PAC或PAM(PAC為400-1000mg/I,PAM為PAC的1/5左右),經10-15分鐘的有效地絮凝反應,形成的原水。具體藥量及絮凝時間,絮凝效果須由實驗測定。
主要機構
型高效淺層氣浮裝置集凝聚、氣浮、撇渣、沉淀、刮泥為一體,整體成圓柱形,結構緊湊,池子較淺。裝置主體由五大部分組成:池體、旋轉布水機構、溶氣釋放機構、框架機構、集水機構等。進水口,出水口與浮渣排出口全部集中在池體*區域內,布水機構、集水機構、溶氣釋放機構與框架緊密連接在一起,圍繞池體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