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噸燃氣蒸汽發生器-資質齊全+正規廠家生產】蒸汽發生器安全操作規程
一 蒸發器必須由專人操作并經培訓后持證上崗
二 啟動前的準備與檢查
1.啟動前應檢查蒸發器進出油閥門開關位置,是否在打開狀態
2.檢查蒸汽發生器由水箱的進水管和蒸汽排出管閥門應在打開狀態
3.檢查進水泵是否轉動靈活正常
4.給蒸汽發生器供電
5.檢查蒸發器各種儀表是否正常
三 啟動
1.開啟導熱油管放空閥,關閉排污出水閥、供氣閥,開啟導熱油進出口閥門。待油管注滿油后,關閉導熱油放空閥。
2.啟動水泵,水泵自動向爐膽內加水,液位控制在設備中心1/2處,同時檢查液位計準確與否。
3.打開進油閥(調節閥)讓發生器逐步升溫
4.運行過程中操作人員要密切注視發生器水位和軟水箱水位,不得缺水。
5.由于外部原因停水而軟水箱得不到及時補充時,應緊急關閉分氣缸供氣閥門和導熱油進口閥門(自動調節閥),待進水正常后方可開啟。
6.緊急停電時,操作人員應立即關閉分氣缸排氣閥門和進油閥門,待來電后,發生器正常運行后開啟供氣閥門。
四 停車操作
1.關閉導熱油進口閥門。
2.當蒸汽壓力表接近零時關閉供氣閥。 同時開啟排污閥,將發生器內積存水排出,同時排污。
3.關閉蒸汽發生器電源。
五 使用時注意事項
注意:開車或停車過程中應緩慢升溫和降溫,避免造成溫差過大和熱沖擊,嚴禁將高溫導熱油直接注入蒸汽發生器管程。
1.操作人員應嚴格在崗在位做好詳細的巡查記錄,發現異常迅速處理。
2.認真做好入爐軟水檢測,保證入爐軟水達標。
3.檢查閥門節點有無漏油、滲油、漏汽、漏水等現象,發現問題應及時檢修。
4.定期檢查液位計、壓力表、溫度計、安全閥的流通性、正確性,并按規定進行檢驗。
5.根據水質狀況定期進行污垢清除,以保證傳熱效果。
采用間接循環的反應堆動力裝置中把反應堆冷卻劑從堆芯獲得的熱能傳給二回路工質使其變為蒸汽的熱交換設備。有產生過熱蒸汽的直流式蒸汽發生器和帶汽水分離器、干燥器的飽和蒸汽發生器兩類。
蒸汽發生器(俗稱鍋爐)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熱能把水加熱成為熱水或蒸汽的機械設備。鍋的原義是指在火上加熱的盛水容器,爐是指燃燒燃料的場所,鍋爐包括鍋和爐兩大部分。
簡介
蒸汽發生器是指利用燃料或其它能源的熱能(如電能)把水加熱成為蒸汽的機械設備。容積必須<30L,
【0.5噸燃氣蒸汽發生器-資質齊全+正規廠家生產】
容積≥30L則屬于《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中鍋爐的范疇,市場上的蒸汽發生器大多數容積<30L,所以不歸技術監督部門監管,節省了安裝、使用費用。
蒸汽發生器分類
蒸汽發生器主要是按照燃料分類的,可分為電蒸汽發生器、燃油蒸汽發生器、燃氣蒸汽發生器等。
蒸汽發生器適用范圍蒸汽發生器主要適用于制衣廠,干洗店,飯店,饃店,食堂,餐廳,廠礦,豆制品廠等場所。 鍋爐的發展分鍋和爐兩個方面。
鍋的發展
【】18世紀上半葉,英國煤礦使用的蒸汽機,包括J.瓦特的初期蒸汽機在內,所用的蒸汽壓力等于大氣壓力。18世紀后半葉改用高于大氣壓力的蒸汽。19世紀,常用的蒸汽壓力提高到 0.8兆帕左右。與此相適應,zui早的蒸汽鍋爐是一個盛水的大直徑圓筒形立式鍋殼,后來改用臥式鍋殼(圖1a),在鍋殼下方磚砌爐體中燒火。隨著鍋爐越做越大,為了增加受熱面積,在鍋殼中加裝火筒,在火筒前端燒火,煙氣從火筒后面出來,通過磚砌的煙道排向煙囪并對鍋殼的外部加熱,稱為火筒鍋爐。開始只裝一只火筒,稱為單火筒鍋爐或康尼許鍋爐(圖1b);后來加到兩個火筒,稱為雙火筒鍋爐或蘭開夏鍋爐(圖1c)。1830年左右,在掌握了優質鋼管的生產和脹管技術之后出現了火管鍋爐(圖1d)。一些火管裝在鍋殼中,構成鍋爐的主要受熱面,火(煙氣)在管內流過。在鍋殼的存水線以下裝上盡量多的火管,稱為臥式外燃回火管鍋爐。它的金屬耗量較低,但需要很大的砌體。圖1e為火筒火管鍋爐,煙氣流出火筒后再流過火管,稱為蘇格蘭船用鍋爐。其形狀和尺寸可與輪船機艙配合較好,鍋爐本身也較輕,所以一直在船舶上使用。圖1f的機車鍋爐在只有火管的鍋殼前方裝上一個包有水夾套的火箱,火箱下部裝爐排燒火,布置緊湊,蒸汽機車均用這種鍋爐。圖1g為小型立式火管鍋爐。火筒鍋爐和火管鍋爐合稱鍋殼鍋爐。火筒鍋爐已趨淘汰,而火筒鍋爐則仍在應用。
19世紀中葉,出現了水管鍋爐。鍋爐受熱面是鍋殼外的水管,取代了鍋殼本身和鍋殼內的火筒、火管。鍋爐的受熱面積和蒸汽壓力的增加不再受到鍋殼直徑的限制,有利于提高鍋爐蒸發量和蒸汽壓力。這種鍋爐中的圓筒形鍋殼遂改名為鍋筒,或稱為汽包。初期的水管鍋爐只用直水管,其發展見圖2。直水管鍋爐壓力和容量都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