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只有一個可生息的村莊——地球,保護環境是每個地
球村民的責任
醫院污水處理設備處理工藝流程說明
1、工藝選擇采用“厭氧生化+生物接觸氧化法+消毒”為主的處理工藝.調節池:經預處理后的合流污水經格柵去除大顆粒漂浮物后自流到調節池,在調節池中均化水質水量,自行調節溫度、濃度、pH值等,然后通過泵提升至厭氧池;
2、厭氧池: 有機物分別被聚磷菌和反硝化細菌利用后濃度已很低,有利于自養的硝化菌的生長繁殖。主要作用是除氮。
3、接觸氧化池:接觸氧化池是一種以生物膜為主,兼有活性污泥的生化處理裝置。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在此得到降解和凈化,好氧菌以填料為載體,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為營養,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鹽類,從而達到凈化的目的。
4、好氧菌的生存,必須有足夠的氧氣,即污水中有足夠的溶解氧,以達到生化處理的目的。
5、好氧池的處理效果好壞取決于填料與曝氣器,本設備采用目前國內*的填料與曝氣器。
6、二沉池:污水經好氧池處理后自流進入二沉池,在二沉池中進行泥水分離,上清液經溢流堰溢流進入消毒池。沉淀污泥經泵回流至缺氧池或提升至污泥濃縮池,污泥濃縮消毒后吸糞車外運,濾液回流至調節池。
7、消毒池:對污水進行消毒,殺滅病菌,達標后排放。
8、污泥濃縮池:二沉池排除的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濃縮池,濃縮后的污泥外運,濾液回調節池。
醫院廢水處理工藝:主要構筑物及工藝參數
化糞池:化糞池設在各主要建筑物排出污水干管上,按國家醫院廢水處理設計規范,污水在化糞池中的停留時間不小于36小時,污水中的糞便、蟲卵等懸浮雜質、以及污泥池回流的濃縮污泥被化糞池截流下來并進行厭氧分解,污水達到初步處理。
格柵池:醫院廢水中含有大量較大顆粒的懸浮物和漂流物,格柵的作用就是截留并去除上述污物,對水泵及后續處理單元起保護作用。水力停留時間0.15h,zui大小時流量16.5m3,有效容積16.5m3/h×0.15h=2.5m3,總容積為3m3,具體尺寸為2000mm×1000mm×1500mm,有效高度1300mm,鋼筋混凝土結構。
調節沉淀池:污水經格柵攔截大顆料雜物后自流入調節沉淀池,排出的污泥進入污泥濃縮池進行沉淀濃縮,污水自流入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水力停留時間4.5h,zui大小時流量16.5m3,有效容積16.5m3/h×4.5h=74.25 m3。總容積為80m3,具體尺寸為6000mm×3900mm×3500mm,有效高度3200mm,鋼筋混凝土結構。
生物接觸氧化池:調節池出水通過自流或用提升泵使污水進入生物接觸氧化池進行生化處理。根據污水的性質,設計停留時間為3小時以上。填料選用懸浮填料,此種填料掛膜容易,不會堵塞和結球,耐沖擊,*適應醫院廢水較大的沖擊負荷。水力停留時間6h,zui大小時流量16.5m3,有效容積16.5m3/h×6h=99 m3。總容積為110m3,具體尺寸為8000mm×3900mm×3500mm,有效高度3300mm,鋼筋混凝土結構。充氧采用射流曝氣機,噪音小,安裝簡單,充氧效率高。
二沉池:污水經生化處理后,流入二沉池,進行泥水分離。水力停留時間3.5h,zui大小時流量16.5m3,有效容積16.5m3/h×3.5h=60m3。總容積為70m3,具體尺寸為5000mm×3900mm×3500mm,有效高度3300mm,鋼筋混凝土結構。
定量池:污水進入定量池后,在此進行水量調節,為進行后續處理(消毒殺菌處理)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容積為50m3,具體尺寸為3900mm×3900mm×3500mm,鋼筋混凝土結構。
接觸消毒池:污水在此池中投加二氧化氯進行消毒處理,從而殺滅病原菌和病毒,水力停留時間6.5h,zui大小時流量16.5m3,有效容積16.5m3/h×6.5h=110m3。總容積為120m3,具體尺寸為9000mm×3900mm×3500mm,有效高度3300mm,鋼筋混凝土結構。
污泥池:調節沉淀池和二沉池的污泥由電動閥定期控制,通過自重壓力排入污泥池,并在污泥池內濃縮。由于處理站產生的污泥量較少,每半年清掏一次即可。容積為110m3,具體尺寸為3000mm×2000mm×4500mm,鋼筋混凝土結構。
3醫院廢水處理工藝:重要處理單元闡述
3.1醫院廢水處理工藝:生物接觸接觸氧化池
3.1.1主要設計參數
在設計中,主要考慮了pH值,水溫,BOD負荷,設計流量,接觸停留時間,供氣量。由于生物接觸氧化池對pH值的適應性比較強,因此,設計中不對pH進行調整。一般情況下,溫度高,處理效果較好,但過高會抑制微生物生長,因此,為保證處理的正常運行,將進水水溫控制在10~35℃。設計每小時流量200m3/24h=8.25m3/h,時變化系數2.0,zui大小時流量8.25m3/h×2=16.5 m3/h。醫院廢水可生化性較好,有機負荷保持在8~12kgBOD/(m3.d)。接觸停留時間同處理效果有很大關系,在設計中停留時間維持在5~7小時,保證處理效果。池中水氣比維持在1:(3~5),保證足夠的溶解氧。
3.1.2處理池結構
生物接觸氧化池由池體、填料、布水布氣裝置組成,池體為鋼混結構,填料掛在池的四周,采用射流曝氣。
3.1.3處理過程
將調節沉淀池的水用提升泵打進接觸氧化池,池內掛滿生物填料,在射流曝氣機供氣條件下,吸附在填料上的好氧微生物通過新陳代謝作用分解和消化有機污染物,填料選用優質的生物彈性組合填料,具有良好的布水布氣性能。采用的射流曝氣機使水體攪動與充氧同時進行,氣泡細密,氧轉移效率高。污水在其中停留6小時后,95%以上的有機物被去除,處理后的水進入二沉池。
3.1.4處理效果
出水各項指標均優于國家標準,對CODcr去除率可高達84%,BOD5去除率95%,出水水質穩定。
3.2醫院廢水處理工藝:接觸消毒池處理工程
污水從二沉池中*地流入定量池內,逐步上升到特定的液面高度,在水的壓力作
用下產生虹吸。虹吸產生時,虹吸主機內形成負壓并產生漩流,通過產生的負壓將消毒劑定比定量的投入污水中充分混合,此時污水經虹吸主機吸入接觸消毒池,在池內污水與消毒劑充分接觸,不會出現短流和死角,很好的殺死病原菌和病毒。在接觸消毒池中,殺滅了幾乎所有的病菌。
醫院廢水處理工藝: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
整個裝置采用由生物反應池和膜組件組成,生物反應池采用好氧*混合式活性污泥池,有效容積為6立方米,設有隔板將其分為大小相等的兩個池子,內置聚乙烯中空纖維膜組件24塊,每塊膜組件的面積為4平方米,膜總面積為96平方米,膜組件下設有穿孔曝氣,曝氣量控制在80到90立方米每小時,中空纖維膜采用間歇運行,抽吸頻率為13分鐘,關2分鐘,壓差計用于監測膜過濾壓力的變化。液位計控制活性污泥反應器面夜的恒定,流量計用于測定膜出水的流量。污水先流入調節池,然后由泵提升經細篩網過濾后進入膜-生物反應器。在反應器中,污水中的有機物主要被微生物分解,混合液在泵的抽吸作用下,經膜過濾后得到處理水。
醫院廢水處理工藝:曝氣生物濾池
曝氣生物濾池具有以下特點:
(1)有機負荷高,占地少
(2)生物量大,活性高,抗沖擊能力強
(3)具有生物降解反應與過濾雙重功能,不需二沉池
(4)由于濾料的切割作用,氧利用率高
(5)運行穩定可靠,管理方便
保定醫院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保定醫院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提倡綠色生活 實施清潔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