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
舊煙筒改造防腐噴涂雜化聚合物涂料施工
舊煙筒改造防腐噴涂雜化聚合物涂料施工
脫硫后煙囪內煙氣特點:煙氣脫硫后,煙氣含有部分硫酸、硝酸,還含有氟化氫和氯化物等強腐蝕性物質,會形成腐蝕強度高、低溫高濕稀酸型腐蝕物質。其煙氣通常被視為“高”化學腐蝕等級,即強腐蝕性煙氣等級。
1) 煙氣濕度大,含有的腐蝕性介質在煙氣壓力和濕度的雙重作用下,結露形成的冷凝物具有很強滲透性和腐蝕性,對煙囪內側結構致密性差、耐腐蝕差的材料將產生腐蝕,影響煙囪結構耐久性。
2) 酸液的溫度在40-60℃時,對結構材料的腐蝕性特別強。以鋼材為例,40-60℃時的腐蝕速度比在其它溫度時高出約3-8倍。
經對脫硫后多個煙囪現場進行檢查,煙囪zui外部的混凝土基體從滑膜孔流出大量腐蝕晶體,酸液在外壁流暢會形成二次腐蝕。煙囪內筒混凝土之間的鋼筋會快速腐蝕,在投入脫硫脫硝運行后煙溫降低會呈加速損毀的趨勢,對煙囪結構安全會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必須盡快進行煙囪防腐改造。
煙囪防腐處理現狀
從目前掌握的國內外煙囪資料看,國外火電廠煙囪結構型式基本上都是套筒式或多管式煙囪,單筒式煙囪結構很少。鋼內筒防腐后效果優于磚砌內筒材料。目前我國對電廠“脫硫后煙囪的腐蝕控制”還沒有統一規定,脫硫煙囪的防腐蝕程度、措施、及煙囪設計、施工等還缺乏標準、規范,但由于近年來我國火電廠脫硫裝置的快速發展,防腐質量存在較大的差異。煙囪防腐發展到今天,根據國內應用的實際狀況,脫硫煙囪主要采用的防腐措施為鈦鋼復合板和聚合物多層復合防腐及玻璃鋼內筒(適合新建電廠)。
雜化聚合材料在煙囪防腐中的應用
目前國內煙囪防腐技術發展到今天,針對單筒式結構的煙囪改造國內主要采用雜化聚合物復合材料只有少部分選擇貼玻化陶瓷磚的防腐方案。貼磚方案主要因為工期較長或施工工藝較為復雜容易泄漏,且會影響煙氣的通流面積,故應用時需特別注意其施工工藝,綜合考慮各方案的成熟性、工期、費用,針對單筒煙囪內部基體的情況,*采用碳化硅雜化聚合物多層復合材料防腐方案。
煙囪防腐改造方案的選擇
對于本工程的煙囪,其內壁是耐酸磚外加混凝土式單筒煙囪,對于不設GGH裝置的FGD系統,煙囪內壁首先應按照復雜防水及防腐工程來設計,且防腐方案必須嚴格按GB50051-2002《煙囪設計規范》中要求的,按強腐蝕性煙氣來進行煙囪的防腐蝕設計。煙囪防腐的成敗不僅取決于防腐材料要具有耐腐蝕性、耐溫性、耐磨性等*性能以及與之適應的施工工藝,更取決于煙囪內的運行工況,脫硫后煙囪內流場、溫度場以及壓力分布的變化較大,煙囪正常運行煙溫在40-60℃左右時液相和氣相酸雨沖刷量巨大,且運行工況又極為復雜,所以煙囪的防腐和各關鍵處防腐是保證防腐質量的關鍵,所以本工程的煙囪及煙道防腐方案的原則為:防腐內襯建議采取功能性復合材料-有機和無機材料形成的雜化聚合物材料與纖維材料互相結合的統一體系。以有機的彈柔性材料和纖維網構成完整密封的耐酸防滲隔離層,同時以無機材料構成牢固可靠的隔熱耐磨抗沖擊保護層,雙管齊下才能有效保證濕煙囪的安全運行和使用壽命。
本工程將在煙囪混凝土內壁進行檢查修補和防腐,同時加強與煙道接口處的防腐及防水處理,將在煙道與煙囪接口處做有組織排酸水;
火力發電設備一般經濟運行年限大約25年,設計使用年限一般為35年。建筑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煙囪是發電機組運行的zui后一個環節,由于目前環保標準的提高,煙囪逐漸被視為火力發電系統中的一個設備來對待。舊機組脫硫改造帶來的煙囪防腐改造問題,首先應明確改造后的機組還可能運行多少年,以此來決定煙囪防腐的標準和防腐設計壽命。預計還要運行30年的煙囪與還要運行10年的煙囪,排煙筒內襯防腐改造顯然應該區別對待,需要投入的改造資金肯定不相同,更不能簡單按新建發電機組濕煙囪防腐設計標準來處理。本工程結合電廠的實際運行情況,本改造考慮防腐壽命要求為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