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地埋式一體化制藥污水處理設備
長春市地埋式一體化制藥污水處理設備
超濾膜及超濾裝置
特點:
超濾技術是一種廣泛用于水的凈化,溶液分離、濃縮,以及從廢水中提取有用物質,廢水凈化再利用領域的*。特點是使用過程簡單,不需加熱,能源節約,低壓運行,裝置占地面積小。
原理:
超濾是一種以篩分為分離原理,以壓力為推動力的膜分離過程,過濾精度在0.005-0.01μm范圍內, 可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粒、膠體、細菌墊層及高分子有機物質。可廣泛應用于物質的分離、 濃縮、提純。超濾過程無相轉化,常溫操作,對熱敏性物質的分離尤為適宜,并具有良好的耐溫、耐酸堿和耐氧化性能,能在60℃ 以下,pH為2-11的條件下*連續使用。
中空纖維超濾膜是超濾技術中zui為成熟與*的一種形式。中空纖維外徑0.5-2.0mm,內徑0.3-1.4mm,中空纖維管壁上布滿微孔,孔徑以能截留物質的分子量表達,截留分子量可達幾千至幾十萬。原水在中空纖維外側或內腔加壓流動,分別構成外壓式與內壓式。超濾是動態過濾過程,被截留物質可隨濃縮小排除,不致堵塞膜表面,可*連續運行。
用途:
用于科研無菌無熱原水設備,飲料,
飲用水,礦泉水凈化,工業分離,濃縮,提純:工業廢水處理,
電泳漆,電鍍含油廢水處理
產品規格:
所有的中空纖維超濾膜設備所有出水指標均符合《飲水處理器衛生安全與功能評價規定》的要求。
超濾膜及超濾裝置
特點:
超濾技術是一種廣泛用于水的凈化,溶液分離、濃縮,以及從廢水中提取有用物質,廢水凈化再利用領域的*。特點是使用過程簡單,不需加熱,能源節約,低壓運行,裝置占地面積小。
原理:
超濾是一種以篩分為分離原理,以壓力為推動力的膜分離過程,過濾精度在0.005-0.01μm范圍內, 可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粒、膠體、細菌墊層及高分子有機物質。可廣泛應用于物質的分離、 濃縮、提純。超濾過程無相轉化,常溫操作,對熱敏性物質的分離尤為適宜,并具有良好的耐溫、耐酸堿和耐氧化性能,能在60℃ 以下,pH為2-11的條件下*連續使用。
中空纖維超濾膜是超濾技術中zui為成熟與*的一種形式。中空纖維外徑0.5-2.0mm,內徑0.3-1.4mm,中空纖維管壁上布滿微孔,孔徑以能截留物質的分子量表達,截留分子量可達幾千至幾十萬。原水在中空纖維外側或內腔加壓流動,分別構成外壓式與內壓式。超濾是動態過濾過程,被截留物質可隨濃縮小排除,不致堵塞膜表面,可*連續運行。
用途:
用于科研無菌無熱原水設備,飲料,
飲用水,礦泉水凈化,工業分離,濃縮,提純:工業廢水處理,
電泳漆,電鍍含油廢水處理
產品規格:
所有的中空纖維超濾膜設備所有出水指標均符合《飲水處理器衛生安全與功能評價規定》的要求。
調節池
為了使管渠和構筑物正常工作,不受廢水高峰流量或濃度變化的影響,需在廢水處理設施之前設置調節池。調節池的作用是均質和均量,一般還可考慮兼有沉淀、混合、加藥、中和和預酸化等功能。
膜生物反應器
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為膜分離技術與生物處理技術有機結合之新型態廢水處理系統。以膜組件取代傳統生物處理技術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應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濃度,提高生物處理有機負荷,從而減少污水處理設施占地面積,并通過保持低污泥負荷減少剩余污泥量。
由于醫院污廢水成分復雜,含有的病菌、微生物、帶病可傳染物質等,同時還會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質,都是對環境有重大危害的物質,所以其處理起來,容不下一點誤差,必須認真測底進行處理。
預處理工藝
醫院污水預處理系統分為特殊性質污水預處理和常規預處理。常規預處理通常由格柵、預消毒池、調節池、脫氯池、初沉池等根據水質及處理要求組合而成。
1、特殊性質污水預處理 特殊性質污水應分類收集,足量后單獨預處理,再排入醫院污水處理系統。預處理方法分別為: 非傳染病醫院污水 格柵 調節池 水解池/初沉池 生化 反應池 二沉池 消毒池 達標排放或回用 污泥回流 污泥濃縮、脫水 剩余污泥 柵渣 污泥處置 深度處理 傳染病醫院污水 格柵 預消毒池 脫氯池 調節池 水解池/初沉池 生化 反應池 二沉池 消毒池達標排放 污泥回流 污泥濃縮、脫水 剩余污泥 柵 渣 污泥處置深度處理
(1)酸性污水來源于醫院檢驗或制作化學清洗劑時使用硝酸、硫酸、過氯酸、一氯乙酸等酸性物質而產生的污水。
酸性廢水宜采取中和法。中和劑可選用氫氧化鈉、石灰等,中和至pH值7~8后排入醫院污水處理系統。
(2)含氰污水來源于醫院在血液、血清、細菌和化學檢查分析時使用氰鉀、氰鈉、鐵氰鉀、亞鐵氰鉀等含氰化合物而產生的污水。含氰廢水宜采用堿式氯化法。含氰廢水處理槽有效容積應能容納不小于半年的污水量。
(3)含汞污水來源于醫院各種口腔門診治療、含汞監測儀器破損、分析檢查和診斷中使用氯化高汞、消酸汞以及硫氰酸高汞等劇毒物質而產生少量污水。
含汞廢水宜采用硫化鈉沉淀+活性炭吸附法。再經活性炭吸附后,出水汞濃度符合相關排放標準后方可進入醫院污水處理系統。含汞濃度低于0.02 mg/L。
(4)含鉻污水來源于醫院在病理、血液檢查及化驗等工作中使用重鉻酸鉀、三氧化鉻、鉻酸鉀等化學品形成污水。含鉻廢水宜采用化學還原沉淀法。處理后出水中六價鉻濃度符合相關排放標準后方可進入醫院污水處理系統。含量小于0.5 mg/L。
(5)洗印污水來源于醫院放射科照片膠片洗印加工產生洗印污水和廢液。顯影污水宜采用過氧化氫氧化法。處理后出水中六價鉻濃度符合相關排放標準后方可進入醫院污水處理系統。洗印顯影廢液收集后應交由專業處理危險固體廢物的單位處理。
(6)放射性廢水處理
a)放射性廢水來源于同位素治療和診斷產生放射性污水。放射性廢水濃度范圍為3.7×102 Bq/L~3.7×105 Bq/L。
b)放射性廢水處理設施出口監測值應滿足總α<1 Bq/L,總β<10 Bq/L。
c)同位素治療排放的放射性廢水應單獨收集,可直接排入衰變池。
d)收集放射性廢水的管道應采用耐腐蝕的特種管道,一般為不銹鋼管或塑料管。衰變池應防滲防腐。
e)衰變池按運行方式可分為間歇式和連續式,衰變池按使用的同位素種類和強度設計。衰變池的容積按zui長半衰期同位素的10個半衰期計算,或按同位素的衰變公式計算。
f)放射性廢水處理后直接排放,不進入醫院污水綜合處理系統。
2、常規預處理工藝
醫院污水預處理系統通常由格柵、預消毒池、調節池、水解池、混凝沉淀池等根據水質及處理要求組合而成。
(1)格柵 a)在污水處理系統或提升水泵前應設置格柵,格柵井可與調節池合建,格柵應按zui大時污水量設計。 b)柵渣與污水處理產生污泥等一同集中消毒、處理、處置。
(2)預消毒池 傳染病醫院污水預消毒宜采用臭氧消毒。消毒時間應不小于30 min。非傳染病醫院污水處理可不設預消毒池。
(3)調節池 a)醫院污水處理系統應設調節池。連續運行時,其有效容積按日處理水量的6~8小時計算。間歇運行時,其有效容積按工藝運行周期計算。 b)調節池宜采用推流式潛水攪拌機,攪拌機選型應按照CJ/T109-2000進行設備選型,攪拌功率應結合池體大小進行確定,一般可按5 W/m3~10 W/m3計算。 c)調節池應設置排空集水坑,池底流向集水坑的坡度應不小于3~5‰。
(4)水解池 a)水解池為常溫水解酸化池,溫度宜為15~40 ℃,DO宜保持在0.2~0.5 mg/L。 b)水解酸化池一般采用上向流方式,zui大上升流速宜為1.0 m/h ~1.5 m/h,水力停留時間一般為2.5 h ~3 h。
(5)混凝沉淀處理 a) 醫院污水的一級強化處理宜采用混凝沉淀工藝。混凝劑一般采用聚丙烯酰胺(PAM)、聚合氯化鋁(PAC)、聚合硫酸鐵(PFS)等。 b) 混凝池宜采用機械攪拌,絮凝和混凝池設計遵循HJ2006-2010有關規定,絮凝時間及混凝攪拌強度應根據實驗或有關資料確定。 c) 當沉淀池體采用鋼結構設備時,應采取切實有效的防腐措施;斜板沉淀池應設置斜板沖洗設施;其他形式沉淀池應采取便于清理、維修的措施。
污水處理工藝及說明
1、工藝說明
該廢水處理首先經過濾網去除水中雜物,再對廢水進行消毒。根據以往的工程經驗以及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規定,采用過濾+消毒對污水進行凈化處理。就該污水處理工程的工藝路線確定如下:
診療廢水→過濾→消毒→排放
處理工藝流程說明:
該醫院內診療污水經收集后出水自流進入調節池,經過濾網過濾后進入接觸消毒池,由計量加藥設備向消毒池內滴加消毒液。污水經過消毒后達標排放至城市管網。
2、工藝選擇
(1) 過濾
采用過濾網,攔截固體和塊狀垃圾。
(2) 大腸桿菌及病毒的去除
根據《醫院污水處理設計規范》,醫療廢水必須經消毒處理,采用消毒能力較強的氯片進行消毒處理,氯片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殺滅廢水中的大腸桿菌和病毒。
3、工藝特點
整個污水處理系統土建和設備*結合,具有處理效果好,運行成本zui低,占地面積小的特點,根據業主要求安裝于室外地埋。
4 、該診療廢水處理設備產品特點
本設備有兩種供業主選擇,一種主要由溶液箱、過濾網、排污閥門、滴加閥以及電控設備等組成,各主要部件和輔助部件,均集成安裝到溶液箱上,結構簡單,自動手動操作轉換靈活,由PP耐腐蝕的特種材料制造,壽命長,設備采用液位計控制水位,計量泵精確加藥,無需值守。一種主要由溶液箱、過濾網、流量開關、射流器以及電控設備等組成,各主要部件和輔助部件,均集成安裝到溶液箱上,結構簡單,自動手動操作轉換靈活。由PP耐腐蝕的特種材料制造,壽命長。設備采用液位計控制水位,采用臭氧消毒不用藥劑。
設備采用全自動控制,無需專人看管,接通電源,進水后即可正常運行;不占用空間,設備成熟可靠,能夠經歷長時間的現場運行考驗;采用氯片或臭氧消毒方式,消毒能力強。 主要技術參數:工作電源220V ;50Hz,功率120W 。
5、安裝說明
1.門診產生所有須處理的污水支管道應該接入主管道中,zui終由主管道排放污水至污水處理設備內。
2.污水處理設備應接于主管道上。
3.電控箱應防雨或裝在室內。
4.污水處理設備為一體式自動化設備,不可隨便更改自動控制設置。
6、總平面布置原則
結合工程場地的地形、地貌,力求使工藝設備布置集中,并使污水污泥流程流向短,節約用地,同時考慮清污分流。
7、豎向布置
豎向布置盡量利用場地的地形高差使污水重力自流,減少水力提升設備,降低運行能耗。道路保持原地形的坡降,場地雨水徑流排入道路,沿坡降匯流至排水溝進行排放。
輔助設施設計
1、電氣與自控
1.1醫院污水處理工程供電宜按二級負荷設計,供電等級應與醫院建筑相同。
1.2低壓配電設計應符合GB 50054 設計規范的規定。
1.3供配電系統應符合GB 50052 設計規范的規定。
1.4工藝裝置*控制室的儀表電源應配備在線式不間斷供電電源設備(UPS)。
1.5建設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應符合GB 50194 規范的規定。
1.6在線儀表的配置及自動控制水平應根據工藝流程、工程規模、管理水平及資金限制等因素綜合考慮。
1.7格柵除污機和曝氣設備應自動控制;可根據工藝運行要求,采用定時方式自動啟/停。
1.8采用液化氯消毒時,應設置液位控制儀對消毒接觸池液位和氯溶液貯池液位指示、報警和控制;同時應設置氯化氣泄漏報警裝置。
1.9醫院污水處理工程應在接觸池出口處配置在線余氯測定儀和流量計。流量計宜選用超聲波流量計或電磁流量計。消毒劑投加量應根據在線余氯測定儀的測定結果自動調整。
1.10根據醫院規模,400床以下的醫院污水處理工程在調節池可只設置液位控制儀表,液位控制儀表可采用浮球式、超聲波式或電容式液位信號開關;液位控制儀表應與調節池污水提升泵進行液位連鎖控制;400床以上的醫院污水處理工程除液位控制儀表外,宜加設液位測量儀,液位測量儀可選用超聲波式或電容式液位測量儀。
1.11條件允許情況下,采用二級處理、深度處理工藝的醫院污水處理工程可設置溶解氧、pH等測定儀器儀表。
1.12傳染病醫院污水處理工程的控制室應與處理裝置現場分離;規模大、工藝復雜的醫院污水處理工程宜設獨立的集中控制室,或采用與總電控柜房間(配電室)共用。獨立的控制室面積一般控制在12~20 m2。若為計算機監控的控制室,面積應在15~20 m2,設防靜電地板,室內做適當裝修。
2、空調與暖通
2.1地埋式或位于建筑物室內的醫院污水處理工程應有通風設施。
2.2在北方寒冷地區,處理構筑物應有防凍措施。當采暖時,處理構筑物內溫度可按5 ℃設計;加藥間、檢驗室和值班室等的室內溫度可按15 ℃設計。
3、給排水與消防
3.1醫院污水處理工程的給排水與消防應同醫院主體建筑等一并規劃、設計、配置設施,污水處理工程區內應實行雨污分流。
3.2醫院污水處理工程消防設計應符合GB 50016 的有關規定,易燃易爆的車間或場所應按*門要求設置消防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