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園區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與助推器,已逐漸成為我國工業發展的主要模式之一。近年,伴隨著一些污染事件的曝光,工業園區的口碑不太好,原本被譽為各地經濟發展引擎的工業園區,部分卻成了藏污納垢的代名詞,對流域水環境的破壞、飲用水源的污染,更是把工業園區推上了風口浪尖。究竟工業園區污水該如何治理?
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的功能分區日趨清晰。為了優化工業資源,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建設了一批經濟技術開發區、特色工業園區及技術示范區等多種形式的工業園區。工業園區的建設,對園區產業發展、空間布局、土地開發、招商引資、運營管理等都是一個促進。據不*統計,我國建成的和在建的各類工業園區數量達到了9000多個,工業污水排放量占全國污水排放總量的45%左右。
相對于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污水,工業園區因其產業結構復雜,水質水量變化大,污染物濃度高、污染物種類多且具有毒性及難降解的特性。污水處理系統往往缺乏針對性設計、管理經驗缺乏,這使園區水污染控制面臨巨大挑戰。為了防止工業園區成為污染重zai區,必須加強工業園區管理并進行水污染技術創新,此外,為了實現工業園區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及污水的“*”目標,應積極推進傳統工業園區向生態工業園區的轉型,使有效的污染控制起到提升園區核心競爭力等重要作用。
工業園區污水主要來自園區工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水和廢液,主要含有隨水流失的工業生產用料、中間產物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等。工業園區污水中除了含有COD、BOD5、SS、NH3-N、PO3-4-P等常規污染物外,還含有重金屬、油污、難降解有機物等難以被常規生物方法處理的有毒有害污染物。由于工業園區中工業類型繁多,而每種工業又由多段工藝組成,導致產生的污水性質差異較大,其主要特點有:①成分復雜,污染物濃度高;②具有一定毒性;③可生化性較差;④水質不穩定。因此,應根據園區水質特點選擇適宜的處理工藝,確定zuijia的運行操作條件,從而提高工業園區污水的處理效果。
同工業園區的污水由于園區產業類型不同,水質差異較大,在集中處理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污水的實際水質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處理工藝。考慮到處理成本,目前我國對于工業園區的污水大多仍采用生物處理法,但隨著國家對出水水質標準的提高,單純的生物處理工藝已很難滿足出水水質要求,尤其對于工業廢水中的難降解有毒物質去除率較低。因此,必須采用物理、化學等方法與生物法進行組合才能對工業廢水進行有效處理。如食品工業園區污水一般具有較高的懸浮物、油脂和有機物含量,常采用混凝預處理-厭氧-好氧組合處理工藝。化工、紡織等工業園區的污水具有成分復雜、毒性大、有機物濃度高、色度高、生物難降解物質多的特點,往往需要采用厭氧-好氧生化處理與物化深度處理組合技術才能達標,常采用的物化法包括吸附、混凝、高級氧化、電解等。
濰坊海創環保是一家專業從事污水處理設備的廠家,歡迎新老客戶或者來廠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