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金海源環保專業的污水處理廠家,我們的設備保證質量
保證價格!是*,!
所有設備一制造出廠馬上銷售,沒有加價!!!
歡迎光大客戶自主選擇,共贏合作!
:,:
北流屠宰廢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污水處理設備維護、保養及注意事項
1.當設備埋于地下時、要注意保證下雨設備周圍不積水,設備的排出水口必須在相對地坪-0.60m以下,設備上方不得有車輛通過,設備一般不得抽空內部污水、以防地下水把設備浮起。
2.設備管理必須建立一套定期保養制度,主要易損件是風機與水泵,風機轉向不能接反,如進入污水必須清理,更換機油后方能使用,風機啟動前必須注意空氣閥門是否打開。
3.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如需維修或更換另部件時,現場必須保證三人以上人員,進行充分的通風后,維修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帶上防毒面具方能進入,防止池中缺氧和中毒事故發生。
措施方案:
⑴有必要將水池污水抽干
⑵用清水稀釋污水池底積水
⑶如要在封閉水池動用明火,需先做好通風處理后再人員進入
⑷必須保證現場三名人員以上
⑸做好應急措施
⑹檢查電源線路,關閉電源。
4、裝置應經常檢查泵的運行情況。
5、泵、電機注意防潮;計量泵的操作使用及維護詳見計量泵說明書。
6、檢查管路不得有滲漏。
7、所有的潤滑部位都必須進行定期潤滑
北流屠宰廢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設計水量及進、出水水質
安徽省合肥市某生物生活公司廢水處理工程分二期建設,廢水處理量一期為400 m3/d,二期為450m3/d。直排出水水質執行合肥生命科技園區內核定的納管標準。回用水的水質需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 18920—2002) 標準。
工藝流程及特點:
工藝流程:
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進入集水井,經集水井內粗格柵和轉鼓膜格柵攔截部分大的污染物后,廢水由集水井潛污泵提升至調節池,在調節池內調節水質水量,出水由潛污泵提升至反應池與聚鋁發生反應,經沉淀池去除大部分SS,出水中的難降解有機物在好氧池內被生物降解,出水經中沉池泥水分離后再進入MBR 池,進行好氧反應和膜分離進一步降解有機污染物。MBR 池出水部分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網,部分通過泵提升至綠化用水系統和帶式污泥脫水一體機的反沖洗系統。
工藝特點:
本工藝具有以下突出優勢: ①污泥濃度高,可有效抵抗乙醇、異丙醇等殘液排放產生的沖擊負荷,確保系統穩定運行; ②MBR 出水與后續出水回用可進行良好的銜接; ③工藝流程短、設備少、運行管理簡單; ④占地面積小,可有效解決處理站用地緊張的問題; ⑤膜組件的安裝可根據處理水量增長情況進行靈活配置,降低項目初期資金投入; ⑥出水懸浮物和濁度幾乎為零,后續回用可省掉過濾等預處理工藝,節約回用水處理的投資及運行費用。
主要處理單元設計:
廢水處理站分二期,集水井及調節池為地下構筑物,其他為半地下構筑物。土建一次施工,設備分期安裝。所有水池均為密閉結構,臭氣收集后單獨處理達標后排放。
①集水井。1 座,鋼筋混凝土結構,攔截大的顆粒物并保護后續處理構筑物。停留時間為72.5min,設置粗格柵1 臺,柵寬為800mm,格柵間距為5mm; 轉鼓膜格柵1 臺,柵框外徑為600mm,孔徑為2mm,Qmax=80 m3/h; 提升泵2 臺(1用1備),Q =65 m3/h,H=100 kPa,N=3.1 kW。
②調節池。1 座,鋼筋混凝土結構,尺寸為24.1 m×12.7 m×5.2 m(有效水深為4.5 m),停留時間為36.6 h。為防止SS 沉積,在調節池內設空氣攪拌。配污水提升泵3 臺(2 用1 備,一期2 臺,二期增加1 臺),Q=18 m3/h,H=110 kPa,N=1.7kW。
③絮凝反應池。2組,鋼筋混凝土結構,調節廢水pH 值并使微絮粒相互接觸碰撞,形成大的絮體。絮凝反應池尺寸為4.3 m×1.4 m×2.4 m(有效水深為2.0 m),停留時間為45 min。每組配3 臺機械攪拌機。絮凝反應池格投加氫氧化鈉調節廢水pH 值至7 ~ 8[1],二格投加PAC 和陰離子PAM,PAC 和陰離子PAM 投加量分別為400 mg/L和5 mg/L。
污水處理設備能有效處理城區的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等,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對改善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適宜住宅小區、辦公樓、商場、賓館、飯店、機關、學校、*、工廠等天源生活污水和與之類似的工業有機廢水,如紡織、啤酒、造紙、制革、食品、化工等行業的有機污水處理。
發展歷史:
在MBR研究初期,生物反應器的構型一般為好氧活性污泥反應器。天源環保設備其主要問題是懸浮污泥濃度過高,導致膜污染速率快;脫氮除磷效果不理想;曝氣能耗較高。近幾年來,出現了MBR的改進工藝——復合型膜生物反應器,獲得了更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和更穩定的運行性能。復合MBR工藝是將生物膜法或生物接觸氧化法與活性污泥法結合而構成的復合生物反應器與膜分離的聯用工藝。
在HBR—MBR工藝中,附著生長的生物膜和懸浮生長的活性污泥2種形式的微生物共存,二者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承擔去除污染物的作用,使得出水水質得以提升,出水氨氮濃度低于活性污泥MBR,同時抗沖擊負荷的能力得到增強。因生物載體的介入而形成的生物膜具有多層結構,從外至內因氧傳遞阻力的增加而形成氧濃度梯度,進而構成外層以好氧為主而內層以缺氧或厭氧為主的微環境,有利于提高系統的生物脫氮除磷能力。
另外,復合生物反應器中微生物群落結構多樣化,生物的食物鏈長,可有效改善污泥性狀,提高其處理能力。與傳統高濃度的活性污泥工藝相比,HBR-MBR工藝由于總生物量中懸浮污泥濃度的減少而有利于減緩膜污染,提高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工藝流程
原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生物反應器→循環泵→膜組件→消毒裝置→中水貯池→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