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交換樹脂在藥劑學中的應用離子交換樹脂在藥劑學中的應用
1 掩味
離子交換樹脂通過自身平衡離子與離子型藥物相互交換,使藥物進入離子交換樹脂骨架,并依靠靜電作用相互吸附,形成藥脂復合物,而嗅覺對藥
脂復合物中的藥物不敏感,從而掩蓋藥物的不良味道。
2 促溶
生物藥劑學分類系統(BCS) 中的Ⅱ類藥物,因其高滲透性、低溶解度的特性,一般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較低。而制成藥物- 樹脂復合物后,部分藥物的這一問題會得以改善。主要原因是藥物樹脂復合物在不增加藥物溶解度的前提下,使離子型藥物從藥物- 樹脂復合物中溶出的速率遠大于原料藥的溶出速率,從而起到了促溶的作用。目前,比較認可的離子交換樹脂的促溶作用機制如下:一是單個藥物分子結合到樹脂功能團上,溶出時無需克服晶格能;二是離子交換樹脂有一定的親水性,藥物易被潤濕;三是樹脂酸鹽粒徑小,且具有多孔結構,使得藥物與溶出介質接觸的比表面積增大。
3 提高穩定性
藥物被吸附后,分散在離子交換樹脂的高分子骨架內,既能避免藥物直接暴露于外界環境中,同時也避免了藥物直接與人體內環境接觸,從而保證了藥物的穩定性。
3.1 提高藥物在生產、貯存中的穩定性
部分化學藥物由于自身性質的原因,在生產、貯存過程中不穩定。如維生素B12 在酸性、堿性環境中均不穩定,遇光降解,且具有強引濕性,難以長時間保存。而將其與離子交換樹脂結合制成片劑后,其有效期可達到2年。
3.2 提高藥物在體內釋放的穩定性
藥物在體內釋放時,多受到胃腸道pH 值、溫度、胃排空等生理因素的影響,胃腸道pH 值的影響尤為顯著。據報道,質子泵抑制劑的銷售量已超過百億元,這間接反映胃腸道pH 值的個體差異非常明顯。這無疑對部分藥物給藥劑量的確定造成影響
離子交換樹脂在藥劑學領域已被廣泛應用,但發展也有其局限性。首先,離子交換樹脂載藥量不高,目前多為10%~ 20%。對于這種情況,可聯合其他技術,如聯用環糊精包合、復乳化等方法增加載藥量。通過技術的不斷改進,部分藥物的載藥量zui高已可達50%,如Samprasit 等利用β- 環糊精和羥丙基-β- 環糊精聯合離子交換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