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加固
2.1.1 灌漿加固法
這個措施是經由液壓等等的一些理念,將那種能夠固化的液體,射入土體之中,采用此種體系把過去那些非常松散的土顆粒等設置為綜合體,該項措施能夠顯著的提升土地物理特征。灌漿加固法則主要是選擇運用于砂土、粉土、粘性土或人工填土等地基加固,一般是應對防滲堵漏,也可以較好的提高地基土的強度和變形模量以及控制地層沉降等。
2.1.2 高壓噴射注漿法
這個措施關鍵是用到軟基之中的,主要是由化學灌漿與高壓射流技術相結合發展起來的。其是結合建筑體的地基的受力性較差或是地基形變出現了顯著的改變的時候用的,尤其是對那些非常大的,不是很均勻的沉降現象來講,這個措施具有顯著地意義。采用高壓噴射注漿法時,在基礎下設置旋噴砼。旋噴樁設置是很靈活的,有時候可直接設置在基礎下,有時候也選擇在基礎邊緣設置,這種設置方法可以使基礎部分擱置在旋噴樁上。
高壓噴射注漿法主要適合于處理淤泥、淤泥質土、流塑或軟塑粘性土、粉土、砂土、人工填工和碎石工等地基,因此其適用的領域非常寬。其不僅僅能夠用在項目建設之前的時候,還能夠在完工之后,對存在的建筑體開展托換工作的時候運行。施工時只需在土層中鉆一個直徑為50~90mm的小孔,便可在土中噴射成直徑為0.4~2.5m的水泥土固結體。而且在建設的時候,可以對其速率等適當的調節,流量的改變也可以通過增減噴射壓力或更換噴嘴孔徑,結合項目的設計規定,可以控制固結體的狀態等。
2.2 預應力加固方法
預應力加固主要是采用外加預應力鋼拉桿對結構進行加固,鋼拉桿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主要由分水平拉桿、下撐式拉桿和組合式拉桿或撐桿等幾種。這是一種可以顯著降低被加固構件應力水平的加固方法,也可以大幅度提高墻體正截面和斜截面的承載能力。預應力在消除或減緩后加桿件的應力滯后現象上可以產生顯著的效果,使后加桿件有效地發揮作用。預應力所產生的負彎矩可以消除部分荷載彎矩,減少墻體的外傾量,縮小墻體的裂縫寬度,甚至可以*閉合墻體中的裂縫。它的優勢是能夠確保砌體柱的受力性得到顯著的提升,同時加固的意義優秀,其是一項可以用到較高的應力狀態中的加固措施。
2.3 結構構造性加固法
結構構造加固主要用于砌體的承載力嚴重不足,或者是用于應對砌體發生嚴重碎裂可能會導致倒塌等情況時。對砌體結構進行構造性的加固時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2.3.1 增加橫墻。對于空曠房屋增加足夠剛度的橫墻,其間距不超過一定的標準,應該按照《砌體結構設計規范》所規定的標準進行,并且要將房屋的靜力計算方案由彈性改為剛性。
2.3.2 磚柱承重改為磚墻承重。磚柱承重的顯著缺點是承載能力嚴重不足,應該改為磚墻承重。
2.3.3 托梁換柱。托梁換柱主要用于應對獨立磚柱承載力的嚴重不足狀況的發生,需要在加設臨時支撐后卸除磚柱荷載,然后,根據計算確定新砌磚柱的材料強度和截面尺寸,并在柱梁下增設梁墊。
2.3.4 托梁加柱,主要在大梁下的窗間墻承載能力嚴重不足時使用。
2.4 加大截面加固法
在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受壓區加混凝土現澆層,可增加截面有效高度,擴大截面面積,從而提高構件正截面抗彎,斜截面抗剪能力和截面剛度,起到加固補強的作用。在適筋范圍內,混凝土彎變構件正截面承載力隨鋼筋面積和強度的增大而提高。在原構件正截面配筋率不高的情況下,增大主筋面積可有效地提高原構件正截面抗彎承載力。在截面的受拉區加現澆混凝土圍套增加構件截面,通過新加部分和原構件共同工作,可有效地提高構件承載力,改善正常使用性能。
該項措施的建設工藝非常的簡便而且具有顯著地適應水平。同時還有著優秀的設計和建設思想,適合用到梁和墻等多處的加固工作之中,不過場地的濕作業用時非常久,會對工作等帶來一定的干擾,同時處理后的凈空受到一定的干擾。
2.5 置換混凝土加固法
這個措施的好處和上面的第四種方法非常的像,同時加固之后不會干擾到建筑體的凈空,不過其也面對著一些不利現象,比如建設時期的濕作業等。其適合用到那些強度不高或者是存在問題的結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