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已消毒還防水污染,是哪個環節出現問題?
在頭條問答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既然自來水都是消毒的,那為什么還要防止二次供 水水質污染呢?博海君對此想說的,自來水消毒達到合格標準,并不能保證在輸送到各用 戶的過程中水質依舊是達標合格的,這其中就存在被動污染的情況。那么,今天拿小區二次供水來分析,水質不合格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設備選型不合理
在設備的設計選型方面,需要根據流量、揚程等實際參數,來結合實際情況選出* 型號設備。若是設備選型不合理,則會致使二次供水的水質要求不達標,造成水質污染問 題。
2、供水設備老化
這種情況主要是一些老舊小區出現,例如水質發黃渾濁等。雖然是因為年歲的磨蝕, 設備而老化落后,但也不能放之任之,應該進行供水改造,維修或替換,以此來解決供水 問題。
3、未定期清理
像一些二次供水的水池或水箱,這些都是要定期清理的。博海君建議,每隔半年可清 洗一次水池或水箱,并對水質進行質檢。在清洗的環節,還要保證清洗人員的健康和消毒 設施的規范使用。
4、監管不到位
一般小區的用水人群較多,流量較大,這樣飲用水的監管領域就比較廣。面臨的情況 是對象多、監管人手少,就很難展開飲用水的水質監管。這就需要相關部門重視起水質的 問題,加派更多的人手,做好做全水質的監管工作。
引起水質污染的原因或許并不止于此,但以上列舉的原因,是每個使用二次供水住宅 小區的重點檢查方向。注重水質情況,保證自身健康,是我們每位居民住戶的基本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