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養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圖:朱工 186 6362 9262
處理工藝:
根據養殖場采用干清糞的工藝,以及《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596-2001)的要求,出水達到《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地埋式標準》(GB18596-2001)企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設計處理工藝為:
沼氣池+沉淀池+曝氣調節池+水解酸化池+一級接觸氧化池+缺氧池+二級接觸氧化池+沉淀池+地埋式消毒池
養殖廢水經管網收集后,經地埋式沼氣池(現場已存在)后,進入沉淀池,再自流進入曝氣調節池,由提升泵將廢水提升進入一體化設備內部,經水解酸化、二級接觸氧化等生物處理工藝,***后經過沉淀、消毒等物化工藝,出水達到國家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處理后廢水可用來澆灌農田、花木或者繼續用于沖洗圈舍等,達到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方針政策。
公司應用案例:
廣東韶關牧科養殖實業有限公司 | 養豬廢水 | 100噸/天 200噸/天 | 設備主體 |
河南華英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養殖廢水 | 45噸/天 | 設備主體 工程總包 |
濟源市陽光兔業 | 養殖污水 | 10噸/天 | 設備主體 工程總包 |
信陽五一農場
| 養殖廢水 | 150噸/天 | 設備主體 工程總包 |
廢水水量:5-1000噸/天
養殖廢水污染物以固態、溶解態存在的地埋式地埋式碳水化合物形式存在,使廢水表現出很高的BOD5 、CODcr 、SS和色度等,污染物可生物降解性好,此外廢水中含有大量的N、P等營養物質。廢水中的固體殘渣主要為有機物質,如不進行有效固液分離,就會給后續處理帶來困難,增加處理負荷,影響處理效果,因此在工藝上必須強化預處理。
設備特點:
適合養殖場的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產生的是高密度優勢微生物菌群,能快速食掉污水中的污染物和淤泥,且不產生臭味,不用污泥脫水機、污泥傳輸機、泥餅外運車、廢氣處理設備和大功率的鼓風曝氣設備,與傳統方法比較,能耗是活性污泥法的1/8,設備投資可節約百分之七十,還可在淺層水池上運轉,從而使污水處理池體積縮小、深度減淺,大大降低了一次投資費用和*管理費用。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是一種模塊化的高效污水生物處理地埋式設備,是一種以生物膜為凈化主體的污水生物處理系統,充分發揮了厭氧生物濾池、接觸氧化床等生物膜反應 器具有的生物密度大、耐污能力強、動力消耗低、操作運行穩定、維護方便的特點
地埋式養殖設備主要用于生活污水和與之類似的工業有機廢水的處理,其主要處理方法是采用目前較為成熟的生化處理技術-生物接觸氧化法,水質設計參數按一般生活污水水質設計計算,按BOD5平均200mg/l,出水BOD5按20mg/l設計。
WSZ設備主要有七部份組成:(1)全自動格柵(2)缺氧池(3)生物接觸氧化池(4)二沉池(5)消毒池(6)污泥池(7)風機房、自動控制柜。
養殖污水進入設備前行設置-調節池,以調節污水水質、水量、調節池有效停留時間一般為4-8小時,調節池進口處設置格柵網箱,以攔載污水中的大顆粒雜物確保水泵正常運行。
(1) 全自動格柵:調節池中的污水由水泵抽至格柵內,格柵用于攔載污水中的養殖微小漂浮物和懸浮顆粒,攔載下來的污物隨格柵齒耙自動進入污池中,污水流入后續工藝中,該格柵為日本進口設備,具有分離效果好(柵條間距2mm)能自動除污物、不易堵塞、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格柵選用二臺,一備一用。
(2) 缺氧池:缺氧為脫氮處理而設置,經過格柵分離后的污水自流進缺氧池與接觸池中的回流硝化液相混合,缺氧池中放置NZP-II型填料作為反硝化細菌的載體,填料對氮、磷、硫化物去除效果好,停留時間為2小時與前續工藝中的污泥池相結合形成A/O法處理工藝,從而達到脫磷、脫氮的目的。
(3) 生物接觸氧化池:共分三級,總且化時間6小時,前二級采用NZP-I型填料,該填料水流特性十分*,第三級采用NZP-II型填料,該填料比表養殖面積大,處理負荷達14kgBOD/是一般填料的5-10倍,生化池采用中心廊道微孔曝氣,污水在生化池內不斷循環,充分地與填料上的生物膜相接觸,達到有機物迅速降解作用。
(4) 二沉池:生化后的污水進入二沉池,二沉池設計表面負荷0.9-1.2m3/二沉水槽為升降式可調液位,齒形集水槽,其槽集水均勻沉淀效果較好,二沉的污泥氣提至污泥池。
(5) 消毒池:按國家標準:TJ14-74制作,地埋式消毒池停留時間為60分鐘,消毒劑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劑,自動添加。
(6) 污泥池:經格柵攔載的污物和二沉池污泥均進入污泥池,污泥池內設有污泥硝化系統,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調節池。
(7) 風機房、自動控制柜:風機房單獨設置,內裝養殖二臺進口風機,風機房和微機控制柜為一體,風機房出風管和設備進風管相連結,其距離不超過15米,其尺寸和詳細說明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