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綜合廢水處理設備
實驗室綜合污水處理設備選型:
1,結構和工藝流程簡單、無需土建、不用投藥、消毒滅菌*(達到99.9%以上)、占地面積小、全自動運行、運行成本低、無噪音、容易達標等優點。
2,優化廢水處理工藝流程,將沉淀、水質調節、過濾、吸附反應集于一個集水箱,zui大限度簡化了產品結構,便于濾料的更換和沉渣的清理、降低了運行成本。
3,整個設備處理系統配有全自動電氣控制系統,運行安全可靠,操作方便,不需專人管理。
4,臭氧比次氯酸鈉、氯、二氧化氯等具有更強的氧化能力,可以比氯快600-3000倍的速度殺死包括氯不能*殺死的所有細菌、病毒等;可將某些重金屬離子Pb、Hg等氧化沉淀達到分離的
目的;另外臭氧還可降低生化耗氧量(BOD)和化學耗氧量(COD)、去除亞硝酸鹽和脫色、除臭等。經此處理的醫院污水,可大大提高排放標準,甚至可返回作為非飲用水再利用,所有桶裝
水和瓶裝水的zui后一道工序就是臭氧消毒。
醫院污水用臭氧消毒與其它方式消毒的比較:
臭氧消毒現制現用,克服了其它方式在運輸、儲存和處理過程中的危險。
臭氧消毒接觸時間短,能改善水質,是一種優良的消毒劑。
臭氧能殺滅其它方式如氯等不能殺滅的病毒、芽孢等。
臭氧消毒作用不受廢水中氨氫含量及PH值的影響。
臭氧是氧的同素異形體,臭氧在室溫下殺菌消毒結束后自然衰變為氧氣,沒有任何二次污染,而氯不能還原,其投加量多了會超標,其投加量少了又起不來應有的殺菌作用,作為非技術人員
很難控制。同時氯也是污染物,會造成環境的二次污染,二氧化氯發生器以氯酸鈉和鹽酸(31%)為原料,運行成本高。
GB18466-2005《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第4.1.6條明確規定 采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的醫療機構污水,若直接排入地表水體和海域,應進行脫氯處理,使總余氯小于 0.5mg/L。
5,采用*的PEM膜質子交換低壓電解純水生成高濃度高純度臭氧的技術,消毒滅菌快捷*。
6,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只需0.25平方米。
7,外殼采用不銹鋼材料,具有耐腐蝕、抗老化等優良特性,使用壽命長達 30 年以上。
8. 一體化小型醫療污水處理器的污水容器相對密閉,且設有廢氣排出管路,所以在使用時污水臭味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
9,*工作。基本無耗材,除了少量的電和純水外。 運行成本非常低。一、 實驗室綜合污水處理設備選型毒性化學物質廢棄物依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規定辦理。
二、 實驗室綜合污水處理設備選型有機廢液中除與有作用之溶劑外,
可區分為下列三種:
醇類及低碳之酮類化合物(如:丙酮)-可經由大量清水稀釋后,由下水道排放。
含鹵素碳氫化合物-集中收集于固定之容器中,定期由專人或委託校外有執照之代清除代處理業處理之。
碳氫化合物-集中收集于固定之容器中,定期由專人或委託校外有執照之代清除代處理業處理之。
無機或有機酸鹼之排放,需中和至中性或以水大量稀釋,再排入下水道中。
三、 無機廢液處理,可區分為下列二種:
含重金屬廢液-集中收集于固定之容器中,定期由專人或委託校外有執照之代清除代處理業處理之。
一般無機化合物溶液-可經由大量清水稀釋后,由下水道排放。
四、 有機固體及一般固體廢棄物-分別利用廣口玻璃瓶貯存,并于瓶外加注明顯之標示,注明內容物、貯存日期及貯存人。
五、 一般廢棄物貯存之規定如下:
酸: 應遠離活潑金屬,如:鈉、鉀、鎂等。氧化性的酸或易燃有機 物。
相碰后會產生氣體之物質,如:硫化物,以免 產生危害。
鹼: 應遠離酸及一些性質活潑之藥物。
易燃物: 應放在暗冷處并遠離一切有氧化作用之酸,產生火花火焰之 物質,且存量不可太多。
氧化劑: 應存放乾冷處,并遠離還原劑,如:鋅、鹼金屬、甲酸等。
與水作用之藥物:應存放乾冷處,并遠離水。
與空氣易生作用之藥物:應存放水中并蓋緊瓶蓋。
見光易變化之藥物:應存放于深色瓶中,勿被陽光照射。
可變成過氧化物藥物:應存放于深色瓶中,并蓋緊瓶蓋。
劇毒藥物應藏在不易取得之隱密之處。
有機藥物多為易揮發液體,易燃且有毒性,應置于藥柜底層且通風良好,以防地震傾倒摔破。
有機溶劑應分鹵化溶劑及非鹵化溶劑,分開收、貯存。
六、 實驗室綜合污水處理設備選型一般廢棄物貯存容器規定如下:
貯存桶若嚴重生銹、損壞,不得使用。
貯存桶容器材料不得與欲貯存之有害廢棄物起任何作用。
易燃物:貯存不相容之廢棄物貯存桶,應分開放置,以免發生意外。
貯存桶裝有易燃性、反應性之廢棄物時,其放置地點應相隔建物 15 公尺以上。
貯存桶應于表面明顯處標示內容物及開始貯存日期。
貯存桶除添加或移出外,應蓋緊瓶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