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一體化工廠污水處理設備
熱烈歡迎環保局來我司視察工作,我小宇環保公司一定會繼續奮斗爭做全國優秀企業!!
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變污濁,一杯污水卻不會因一滴清水的存在而變清澈。
運氣就是機會碰巧撞到了你的努力。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順其自然,爭其必然。
廣州一體化工廠污水處理設備專為工廠生活污水處理而設計,具有占地少、質量優、價格便宜等諸多優點。
應在允許的條件下,提高污水處理廠的自動化程度。盡量做到無人值守。這一點對減少小型污水處理廠的單方經營成本有很重要的意義。因為,盡管污水廠較小,如果沒有自動化程度較高的自控系統,往往需要按崗定員,這樣3000-20000噸/日的污水處理廠也需要10-30人。實際上,對于規模稍大的污水廠,定員也不過如此,所以相對人力成本很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提高污水廠的自動化程度。有條件時,還可在反應池等重要地方安裝攝像頭,以監視污水廠的運行狀況。
匯水區 | 流量(萬m3/d) | BOD5(mg/L) | CODCr(mg/L) | SS(mg/L) | 氨氮(mg/L) |
混合污水 | 1.6 | 225 | 450 | 280 | 40
|
設計進出水水質表
項目 | CODCr | BOD5 | SS | 氨氮 |
進水水質 | 450 | 225 | 280 | 40 |
出水水質 | ≤63 | ≤14 | ≤30 | ≤3 |
去除率 | ≥86 | ≥93 | ≥89 | ≥93 |
GB8978—1996二級(城市污水廠)排放標準 | <120 | <30 | <30 | <20
|
1.2學校概況
1.2.1學校簡介
***大學建于1950年,1958年升格為學院,2002年2月升格為大學,目前已建成以工為主,工、理、經、管、文、法、教等七大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學校被教育部確定為**地區*一所為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高校。建校54年來已為國家培養了5萬多名畢業生,其中絕大部分已經成為各行業的各級干部和技術骨干。***建于1950年,是新中國*所學校,1958年升格為學院,2002年2月升格為大學,目前已建成以工為主,工、理、經、管、文、法、教等七大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學校被教育部確定為東北地區*一所為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高校。
學校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渾河岸畔,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校園占地2013畝,建筑面積51.2萬m2,藏書175萬冊,資產總值6.1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9400萬元。學校新校區投資5億元,2004年底全部建成,屆時一座融教學、科研、人文、生態于一體的具有現代風格的大學園區展現在人們面前。
污泥池中的沉淀污泥排入脫水系統中進行脫水,之后將干污泥外運處理。而同時得到的上清液回流到集水調節井再處理。在整個反應過程當中,鼓風機間歇性向CAST反應池充入空氣。學校學科齊全,已經形成多層次的教育體系,有研究生、本科生、國有民辦、高職、留學生和成人等教育,在校學生兩萬余人。 學校重視科研工作,在基礎理論、應用技術研究和推進企業科技創新等方面均有較大突破。近年來,先后承擔各類科研項目64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863項目和省部級項目92項,獲國家和省部級以上獎勵84項,獲44項,有25項成果通過省部級鑒定,直接經濟效益12億元。
1.2.2學校環境概況
- 自然地理位置
位于遼寧省東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23°55ˊ,北緯41°52ˊ,地理位置*,東與吉林省接壤,西距省會沈陽市45公里,北與鐵嶺毗鄰,南與本溪相望。撫順境內平均海拔80米。
⑵氣象水文條件
撫順市屬于中溫帶東亞大陸季風氣候區。主要氣候特點是夏熱多雨,冬寒漫長,溫差較大,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5~7℃,≥10℃積溫平均為2700~3200℃;無霜期為130~150天;年平均降水量為760~790毫米;年日照時數為2230~2520小時,日照百分率為51~58%。由于***坐落在市郊區的渾河岸邊,所以空氣較市中心更加濕潤,其它條件也相對較好一些。
1.2.3學校污水排放現狀
⑵ 學校混合污水水質現狀
相對有污染的廢水都在集中處理后在進入排水管道。并且,實驗室的用水的大致量已經統計在生活污水當中,所以,此時,將實驗室的用水量統計為零。 學校還廣泛開展學術交流,目前已與英國、美國、俄羅斯等12個國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與英國愛丁堡大學等國外大學聯合開展“2+2”、“4+1”培養項目。 學校的混合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所以學校的混合污水的水質水量可一近似地認為就是該校區的生活污水的水質水量。
1.3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與治理目標表1-1學校混合污水水質現狀表
⑴ 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
- 生活污水水量預測 按用水人口生活用水量乘以排水系數0.8來預測生活排水量,求得生活污水量,如表1—2
- 工業廢水水量預測 根據預測,學校近期一些年不會建立工廠等一些能夠產生工業廢水的污染源。所以近期學校的工業廢水的預測水量為零。
- 實驗室污水水量預測 實驗室的用水水量仍然與生活污水統計在一起。
- 混合污水日排放量預測 學校混合排水量預測值即為生活污水量預測值,見表4。
- 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 本項目2008年下半年開工,2009年年底建成。根據預測,投產時的污水日排放量為2.88萬m3/d。經與主管部門研究,本項目zui終規模確定為4萬m3/d,一次建設完成。
年份 | 人口/萬人 | 用水人口 /萬人 | 用水標準 m3/(人·d) | 日用水量 /(萬m3/d) | 日排放量 /(萬m3/d) |
2007 | 2 | 2 | 1 | 2 | 1.6 |
2008 | 2.4 | 2.4 | 1 | 2,4 | 1.92 |
2009 | 3 | 3 | 1.2 | 3.6 | 2.88 |
⑵ 污水處理廠設計進水水質
本項目為該學校污水處理的zui后把關工程,治理目標是學校的污水在排入河流或下水道時水質達到國家《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88)之中“IV”類地面水標準。由于在河流中和輸水管道中的其它因素的影響,所以本污水處理廠的出水需要高于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88)。
1.4建設原則
⑴ 建設范圍
建校54年來已為國家培養了5萬多名畢業生,其中絕大部分已經成為各行業的各級干部和技術骨干。 建設范圍為污水處理廠所有污水、污泥處理工程及公用與輔助工程。
⑵ 建設原則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任何一個規模并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規模過大,超過一定限度反而會使管理難度增大,運行成本增高,而規模過小,又形不成規模效益,同樣是不經濟和不科學的。只有達到一個適度的經濟規模,其運行成本才zui低,規模效益才會zui大化,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很好效益規模。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也是這樣,既不是越集中、處理規模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分散、規模越小越好,而是要按照很好效益規模的原則來確定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的大小,污水處理工程建設過程中應遵從下列原則:污水處理所用的工藝技術方案,在達到治理的要求的前提下應優先選擇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相對少、運行管理相對簡便的*的工藝;所用污水、污泥處理技術和其他技術不僅要求*,更要求其具有成熟可靠性;和污水處理廠配套的廠外工程應同時建設,以便使污水處理廠盡快*發揮效益;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應盡可能地回用,以緩解城市缺水問題;污泥及浮渣處理應盡量完善,消除二次污染;此外,盡量減少工程占地。
第二章 污水處理方案分析比較
2.1方案比較
無論何種規模的處理廠,在確定污水處理工藝時,除了保證處理效果這一基本條件外,主要目的是降低基建投資,節省日常的運行費用,以求在日后的處理廠的運行中在保證處理過的污水達標排放的前提下,使企業的經營成本zui小。此外,由于該污水處理廠是針對學校而設計的,學校的運行費用一般都是很少,所以更應該設計一個投資盡量少的而又具有實用價值效益的污水處理廠,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處理工藝。小型的污水處理廠具有這樣的特點:
(1)由于負擔的排水面積小,污水量較小,一天內水量水質變化較大,頻率較高;
(2)由于污水處理廠要在學校里面修建,所以所在地區不大,而且廠外污水輸送管道也不會太長。所以,其占地受到限制,處理單元應當盡量布置緊湊。
(3)一般要求自動化程度較高,以減少工作人員配置,降低經營成本。國內現有技術水平是可以達到目標要求的,但考慮到學校的經濟承受能力,必須對基建和運行的費用加以控制,要在*化建廠的同時經濟建廠,使得建廠花費越少越好。污水處理廠設計進。
(4)污水處理廠位于學校內部,平面布置可能會受實際情況限制,可能靠近宿室區或地面起伏不等的地方,平面布置應因地置宜,變蔽為利。
(5)由于規模較小。
SBR是在單一的反應器內, 在時間上進行各種目的的不同操作, 故稱之為時間序列上的廢水處理工藝,它集調節池、曝氣池、沉淀池為一體, 不需設污泥回流系統。鑒于以上的特點,對于小型的污水處理廠,SBR法和氧化溝法為首先考慮的工藝方案。
SBR是序列間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簡稱,是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SBR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變形,又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與傳統污水處理工藝不同,SBR技術采用時間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間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穩定生化反應替代穩態生化反應,靜置理想沉淀替代傳統的動態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運行上的有序和間歇操作,SBR技術的核心是SBR反應池,它的反應機理和污染物去除機制和傳統活性污泥法相同,只是在運行操作不同。
氧化溝污水處理技術,是20世紀50年代由荷蘭人*。60年代以來,這項技術在歐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亞等國廣泛采用,工藝及構造有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隨著對該技術缺點(占用面積大)的克服和對優點(基建投資及運行費用相對較低,運行效果高且穩定,維護管理簡單等分)的逐步深入認識,目前已成為普遍采用的污水處理技術。
這兩種工藝都具有以下優點:
(1)反應都屬*混合型,具有較高的耐沖擊負荷的能力;
(2)一般不設初沉池,工藝簡化,節省占地;
(3)一般多采用低負荷延時曝氣方式運行,處理效果好,可使污泥好氧穩定,同時可減少污泥產量(如果污泥出路可靠,也可適當提高負荷);
氧化溝目前常用的有卡魯塞爾氧化溝、奧貝爾氧化溝、三溝及雙溝等交替式氧化溝等幾種形式,其中以前兩種更為常用。氧化溝的共同特點是污水在循環水池中流動,曝氣方式主要采用表曝方式(近年來,也有鼓風曝氣方式的氧化溝,也被稱作氧化溝池型的普曝,結合了氧化溝及微孔曝氣的優點)。
同時SBR工藝具有以下特點:
⑴ 理想的推流過程使生化反應推動力增大,效率提高,池內厭氧、好氧處于交替狀態,凈化效果好。
⑵ 運行效果穩定,污水在理想的靜止狀態下沉淀,需要時間短、效率高,出水水質好。
⑶ 耐沖擊負荷,池內有滯留的處理水,對污水有稀釋、緩沖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機污物的沖擊。
⑷ 工藝過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據水質、水量進行調整,運行靈活。
⑸ 處理設備少,構造簡單,便于操作和維護管理。
⑹ 反應池內存在DO、BOD5濃度梯度,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脹。
⑺SBR法系統本身也適合于組合式構造方法,利于廢水處理廠的擴建和改造。
⑻ 脫氮除磷,適當控制運行方式,實現好氧、缺氧、厭氧狀態交替,具有良好的脫氮除磷效果。
⑼工藝流程簡單、造價低。主體設備只有一個序批式間歇反應器,無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統,調節池、初沉池也可省略,布置緊湊、占地面積省。
SBR法與氧化溝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2)氧化溝的曝氣設—表曝機在運行時,濺起水花較大,對周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某些特殊情況下,對污水廠有很高的環保要求,反應池上部需要加蓋或增設上部建筑,以隔絕臭氣,這樣則會影響表曝的曝氣效率。
(3)由于SBR池是間歇運行,有很較強的自我調節能力,對于水質水量變化較大的情況,也不需要高調節池(實際上,SBR池本身就有調節池的作用)。
(4)在北方嚴寒地區,冬季室外氣溫較低,氧化溝的表曝曝氣方式也不適宜。
(5)SBR池池深也不受限制,必要時可適當加深。
SBR工藝包括傳統SBR法、ICEAS工藝、DAT-IAT工藝、CAST工藝、UNITANK工藝等不同方法。從嚴格意義上講,交替式運行的氧化溝實際上也是SBR工藝的一種。
小型污水處理廠主要的要求是操作簡單,布置緊湊,從上表比較而言,不需回流或回流很少的傳統SBR和CAST工藝成為設計的*,而大型污水處理廠則要求連續進水,否則進水管線及閥門的設計流量將成倍增加。相反,小型污水處理廠則多數的采用傳統SBR工藝,CAST工藝是SBR法的變種,有一定的生物除磷效果,而且在進水污染物濃度較低時可有效地防止污泥膨脹,與傳統SBR工藝相比則因無需內回流而使處理流程更為簡化。近年采用CAST工藝的逐漸增多。對于UNITANK及近來興起的類似的MSBR(Modified SBR)工藝,目前應用還不多,但不久很可能成為小型污水處理廠的熱門工藝
是近年來在傳統SBR工藝上發起來的一種新型工藝,該工藝又稱為循環式活性污泥法,是由美國Goronszy教授在ICEAS工藝的基礎上研究開發的,它是利用不同微生物在不同的負荷條件下生長速率差異和污水生物除磷脫氮機理,將生物選擇器與傳統SBR反應器相結合的產物。CASS工藝為間歇式生物反應器,在此反應器中進行交替的曝氣-非曝氣過程的不斷重復,將生物反應過程和泥水分離過程結合在一個池子中完成。它是利用不同微生物在不同負荷條件下生長速率差異和污水生物除磷脫氮機理,將生物選擇器與傳統SBR反應器相結合的產物。
CASS工藝的主要優點有 :可變容器的運行提高了對水質、水量 波動的適應性和運行操作的靈活性;良好的沉淀性能;良好的脫氮除磷效果;CAST工藝入口處設有生物選擇器,并進行污泥回流,保證了活性污泥不斷的在選擇器中經歷了一個高絮體負荷階段,從而有利于絮凝性細菌的生長并提高污泥的活性,使其快速的去除廢水中的溶解性易降解基質,進一步有效的抑制絲狀菌的生長和繁殖 ;工藝流程簡單,土建和投資低,自動化程度高。
綜上所述,對于小型污水處理廠,傳統SBR工藝和CASS工藝是小型污水處理廠的*工藝。這兩種工藝比較而言,CASS工藝有一定的生物除磷效果,而且在進水污染物濃度很低的情況下,CASS工藝可有效的防止污泥膨脹。而傳統的SBR工藝則因沒有內回流而使處理更為簡化。在傳統SBR工藝和CAST工藝中我們選擇CASS工藝。
2.2工藝流程框圖
CAST法工藝流程簡述:由于污水處理廠的處理量較小,大約為3萬立方米/每天,每小時1250立方米。蓄水池的主要作用是在需要處理的污水水量較大時起到暫時蓄水的作用,緩解處理廠的壓力。蓄水池平時處于關閉狀態,只在必要的時候打開使用。污水通過排水管道進入廠區的格柵井,去除體積較大的懸浮垃圾、木塊等雜物。經格柵處理后進入集水調節池,在調節池中經過攪拌后進入泵房,進水泵房峰值設計流量為3萬噸/天。經過進水泵房提升后,污水進入冷卻池冷卻,然后到混凝沉沙池沉淀。沉淀的污泥進入污泥貯池zui后進入污泥池處理。經過沉砂池處理后的污水,進入CAST反應池處理后,經過生物過濾池的處理排放到河流中。在處理過程中,CA ST反應池中的沉淀污泥排入污泥池,而污泥池中靜置沉淀后產生的上清液再次回流到CA ST反應池再處理。
CAST反應器由3個區域組成:生物選擇區、兼氧區和主反應器,每個區的容積比為1:5:30。污水首*入選擇區,與來自主反應器的混合液(20%~30%)混合,經過厭氧反應后進入主反應區,如下圖所示 。CAST反應器構造圖 其中從左到右分別為生物選擇區、缺氧區和主反應區。
CAST主要工藝操作過程
a)進水、曝氣階段開始; (b)曝氣階段結束;(c)沉淀階段開始; (d)沉淀階段結束,撇水階段開始;(e)撇水階段及排泥結束; (f)進水、閑置階段
2.3設計任務:
3.0萬m3/d污水處理設計
項目 | CODCr | BOD5 | SS | 氨氮 |
進水水質 | 450 | 225 | 280 | 40 |
出水水質 | ≤63 | ≤14 | ≤30 | ≤3 |
去除率 | ≥86 | ≥93 | ≥89 | ≥93 |
GB8978—1996二級(城市污水廠)排放標準 | <120 | <30 | <30 | <20 |
設計所要滿足的條件要求:
1 設計滿足環境保護的各項規定,污水處理設施應具有較大的適應性,應急性,可滿足水質水量的變化,并考慮突法事故狀態的各種應急措施。 污水處理后達到中水水質量標準。
2 充分考慮二次污染的防治,設備噪聲低,盡量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污水處理設施的設計和建設必須結合小區的整體規劃和建筑特點,既外觀設計上要與小區的建筑環境相協調,以求美觀。
3 在高程布局上要盡量采用立體布局,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平面布局要緊湊,以節省用地。
4 污水處理系統維護管理方便,工程施工周期短,使用壽命長。污水處理系統能自動運行,經常運行費用低,總投資少。
5 系統處理程度高,污泥產量少,并盡可能采用節能技術。處理構筑物對水力負荷和有機物負荷的適應范圍較大,使系統有較好的經手沖擊負荷能力。
2.3工藝構筑物及設備一覽表
SBR(CAST)法工藝構筑物及設備
序號 | 名稱 | 規格(m) | 數量(座) | 設計參數 | 主要設備 |
1 | 蓄水池 | L×B×H= 15×12×4.5= 810 | 1 | 有效蓄水量Qmax =750 m3 | 鋼閘門(2.0×1.7m)1臺 手動啟閉機(5t)1臺 |
2 | 格柵 | L×B=4.5×1 | 1 | 設計流量 Qmax=3萬m3/d Qh=1250m3/h 柵條間隙e=25mm 柵前水深h=1.2m 過柵流速v=0.6 m/s | 人工隔柵一架 超聲波水位計1套 螺旋壓榨機(f300)1臺 螺紋輸送機(f300)1臺 鋼閘門(2.0×1.7m)3扇 手動啟閉機(5t)3臺 |
3 | 攪拌池
攪拌機房 | L×B×H= 7×7×4.5 L×B=5×4 | 1
1 | 設計流量 Qmax=3萬m3/d Qh=1250m3/h
| QBG075 潛水攪拌機(1500mm,N7.5Kw)1臺 超聲液位計1套 |
4 | 提升泵房 | L×B=6×8 | 1 | 設計流量Q=1250 m3/h 單泵流量Q=2000 m3/h 設計揚程H=4.8m H2O 選泵揚程H=5.0m H20(1mH2O=9800Pa) | 螺旋泵(f1500㎜,N60kw)2臺 1用1備 鋼閘門(2.0m×2.0m)2扇 手動啟閉機(5t)2臺
|
5 | 冷卻池 | L×B×H=12×10×5 | 1 | 設計流量Q=1250 m3/h 設計流速v=0.02m/s 有效容積550m3 、 | 鋼閘門(2.0m×2.0m)2扇 手動啟閉機(5t)2臺
|
6 | 沉淀池 | L×B×H=10×5×5.4 | 1 | 設計流量Qd=3.0萬m3/d 水平流速v=0.085m/s 有效水深H1=2.5m 停留時間T=2.0min | 鋼閘門(2.0m×2.0m)2扇 手動啟閉機(5t)2臺
|
7 | CAST池 | L×B×H=24×6×5 | 1 | 設計流量Qd=3.0萬m3/d
| 鋼閘門(2.0m×2.0m)2扇 手動啟閉機(5t)2臺
|
8 | 污泥池 | L×B×H=6.0×5.0×4 | 1 | 設計排泥量Q=700m3/d 污泥含水率P=99.0% 污泥干重G=7.0t/d | 2PN污泥泵(Q40 m3/h,H25m,N11Kw)2臺 電磁流量計(f150mm)2臺 電磁流量轉換器2臺 手動單軌小車2臺 |
9 | 污泥貯池 | L×B×H=14.0×7.0×5.0 | 1 | 有效容積V=441m3 存泥時間T=1.0d | QBG075 潛水攪拌機(1500mm,N7.5Kw)2臺 超聲液位計2套 |
10 | 鼓風機房 | L×B=30×15 | 1 | 總風量Qa=600m3/min
| 離心式鼓風機(Q150m3/min,出口絕壓P0.167MPa)5臺 空氣濾清器5臺
|
11 | 脫水機房 | L×B= 15.0×8 | 2 | 設計流量Qd=1250m3/h 設計揚程H=2.0m H2O 選泵揚程H=2.5m H2O | 螺旋泵(f1500㎜,Q2000m3/h,H2.5m H20 ,N30kW)共1臺 鋼閘門(2.0×2.0m)1扇 手動單梁懸掛式起重機(2t)1臺 套筒閥DN800mm×1500mm4個、f200閘門1個 |
3 各級處理單元
3.1預處理
一般來講,溫度、PH值等如果不過高或過低,可以不設專門的調節池。因為SBR反應池本身實際上就等于一個調節池。這也是SBR工藝用在小型污水廠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性。所以,在本次設計的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過程當中,對收集到的污水不做預處理。
3.2格柵
⑴格柵
①設計說明 由于不采用池底空氣擴散器形成曝氣,故格柵的截污主要對水泵起保護作用,擬采用中格柵,格柵柵條間隙已擬定為25.00mm。
設計流量:平均日流量Qd = 3.0萬m3/h = 1250m3/h = 0.348m3/s
zui大日流量Qmax =KZ Qd = 1.19×1250 = 1500.0(m3/h)=0.42m3/s
設計參數:柵條間隙e=25.00mm,柵前水深h=1.2m,過柵流速v=0.6m/s,安裝傾角d= 758。
②柵格計算
- 柵條間隙數(n)為
23(條) - 柵槽有效寬度(B)
設計采用Φ=10cm圓鋼為柵條,即s=0.01m。
B= S(n-1)+en=0.01×(23-1)+0.025×23=0.795(m)
原污水來水水面埋深(相對較高)為-2.5m,柵槽深度3.7m。由于設計流量較小,導致格柵都比較小。這種情況下若采用機械格柵,渠道上部的驅動部分及柵渣輸送機所需的空間一般都在2m以上,造成很大的空間浪費,而對于本次設計的小型污水處理廠,格柵間有上部建筑,則增加了土建投資。而且學校排出的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柵渣較少,所以我們采用人工格柵代替機械格柵。
3.3集水調節池
3.3.1攪拌機房
污水在從隔柵井出來之后,污水內的各混合物的濃度在污水的各個部分變的不均勻,為了防止污水內的微小物質的沉積,在隔柵井和提升泵池的中間需要設計一個攪拌池,攪拌池的設計流量為每天1250立方米,大小為(7×7×4.5=220.5)立方米。使用QBG075 式潛水攪拌機。
攪拌機房的面積大小為(5×4=20)㎡
3.3.2提升泵房
設計說明 采用CAST工藝方案,污水處理系統簡單,對于新建的污水處理廠,工藝管理線可以充分優化,故污水只考慮一次提升。污水經過提升后進入冷卻池。然后自流進入混凝沉淀池。設計流量Qmax=1250m3/h。
污水提升前水位為-0.25m,污水總提升流程為4.50m,采用螺旋泵,其設計提升高度為H=4.8m。設計流量Qmax=1250m3/h,采用一臺螺旋泵,提升流量為2100~2300m3/h,轉速42r/min,頭數3,功率55KW,占地(4.00×5.00m)m2。
提升泵房 螺旋泵泵體室外安裝,電機、減速機、電控柜、電磁流量計顯示器室內安裝,另外考慮一定檢修空間。提升泵房的占地面積為(15.0×0.5×11.0)×10.0=(265.0)m2,其工作間占地面積為11.0×10.0=110.0(m2)。
3.3.3冷卻池
污水經過提升泵的提升,水位升高的同時溫度也有相應的變化。不利于沉淀以及CAST遲的反應。冷卻池的作用就是污水在沉淀池中的緩慢的流動過程當中使污水的溫度相對降低。
冷卻池的設計流量為每天3萬立方米,每小時1250立方米。設計污水流速為0.02m/s。冷卻池的大小設計為(12×10×5)立方米。有效容積為550立方米。冷卻池的設計水平高度高出攪拌池4.5米。與隨后的混凝沉淀池、CAST池等在同一個水平高度。
3.4沉淀池
①設計說明 污水經螺旋泵提升后進入混凝池,在凝沉淀池中加入絮凝劑,
設計流量為Qmax=
(5)鼓風機房
砂水分離后,通入氣水混合液洗砂,氣和水分別沖洗或聯合沖洗。氣和水的沖洗強度均為10L/(m2·s),則用氣量為1.1m3/min。
洗砂用壓縮空氣與曝氣沉砂池,均來自鼓風機房。鼓風機總供氣量為27.2 m3/min。這種工藝綜合了推流式活性污泥法的初始反應條件(具有基質濃度梯度和較高的絮體負荷)和*活性污泥法的優點(較強的耐沖擊負荷能力),無論對城市污水還是工業廢水都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有效地防止污泥膨脹。另外如果選擇器的厭氧的方式運行,則具有生物除磷作用。
選用TSO—150 羅茨鼓風機三臺,二用一備,單臺Qa15.9 m3/min,p19.6kPa,N11.0kW。
鼓風機房(9.9m×4.5)m2.
5 環保措施
在小型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有時因毗臨居民區或處于小區內的重要地區,往往有較高的環保要求,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和人類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日益突出。工業企業的迅速發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導致了世界用水量的迅猛增長,相應地導致了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放的大幅增加。5.1降噪
盡量采用潛水電機。如水泵應首先選用潛水泵,這不僅可以降低土建造價,而且同時減少污水處理廠的噪音。對于曝氣系統,應選用機械曝氣方式而不是鼓風曝氣方式。
5.2處理構筑物的處理
對于環保要求較嚴格的污水處理廠,可考慮在處理構筑物增設上部建筑或加蓋的方式,以隔絕臭氣。如果增設上部建筑,可采用透光陽光板或彩色壓型鋼板的罩棚,外形做成圓拱形。其特點外形美觀,視覺效果好,設備設在室內,便于維護管理。在高出地面的池子部分,做成天藍色或湖綠色彩帶。既與罩棚相呼應,又減弱了純構筑物的僵硬、呆板。陽光板的造價大約為300元/平米左右。而壓型板則較低,僅為100元/平米左右。
構筑物上部加蓋的方式,是在其上設混凝土蓋板,在可能的情況下,在蓋板上可填300-500mm的土,種植綠化,增加全廠的綠化面積。這種處理辦法特別適用于需采用自重抗浮的情況。
兩種方法比較各有優缺點,采用陽光板或壓形鋼板拱形罩棚的辦法,外形美觀,管理方便,但為了日常的檢修,往往需要增加吊車,另外,采用這種圓拱頂應注意在嚴寒地區冬季結露的問題;第二種方案造價較省,但需在混凝土蓋板上開孔,以便池內設備的安裝及維護管理。另外由于上部加了混凝土蓋,對于表曝機不太適合。
5.3除臭措施
污水處理廠在污水處理的同時,會產生的具有異味的副產品。臭氣的主要成份是硫化氫(H2S)、氨、四硫醇類等,主要來自腐化污水和污泥。H2S在空氣中會有一部分氧化成為SO2,一般空氣中30%的SO2是由H2S轉化過來的。這些臭氣難免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為了減少臭氣對周圍環境的不利影響,在很多要求比較嚴格的小型污水處理廠內,設置了生物除臭措施。常用的方法有:化學吸收法、生物法、土壤法三大類。
(1)化學吸收法是通過化學藥劑(主要是堿液)吸收空氣中的H2S等污染物。脫臭裝置由脫臭罐各及再生塔組成。罐體直徑與高度之比一般為:1:5左右,臭氣由通風設備收集,通過風道從罐體下部進入脫臭罐。用濃度為2%-3%的碳酸鈉溶液作為臭氣吸收劑。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處理效果好,運行穩定,耐沖擊負荷能力強;缺點是藥劑需定期更換,運行費用較高。
(2)生物法是通過附著在填料上的生物膜來降解空氣中的臭味,生物膜生長、成熟并達到生物降解能力過程是一個生物培養的過程。生物膜中微生物需要的養料來自于污水中有機物,對于污水處理廠一般采用原污水對填料進行噴淋。除臭罐空池停留時間為1-3min(可視臭氣濃度變化),進氣流速2-3m/s。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加強管理的情況下,處理效果良好,運行費用很低(相對于其它兩種方法),缺點是:處理效果受進氣濃度影響,不太穩定,對于噴淋污水中有機物濃度有一定要求。
(3)土壤脫臭法是將氣體收集后通過管道輸入脫臭池底部并擴散于其中的土壤內(土壤以天然土、腐植土為宜),臭氣在通過土壤過程中受土壤顆粒表面吸附作用,多種致臭物質被截留。經過一段時間,在土壤顆粒表面可逐漸培養出針對致臭物質的微生物,并可不斷將致臭物質分解,完成脫臭。同時,土壤脫臭池表面可天然生長或人工栽植花草,形成良好的環境效果。土壤脫臭的優點是投資少,運行費用低,且可與廠區綠化結合,無任何副產品產生。缺點是易受地下水及冬天低氣溫的影響,除臭效果一般。
在工程設計中,往往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除臭方案。
6 電氣自控設計
在電纜布置上,也有著與大型污水處理廠不同的特點。各處理構筑物的電氣與信號電纜的鋪設應盡量結合構筑物上的管溝和渠道,從整體效果來看,整個處理構筑物表面看不到任何電纜和管線的敷設,只有走道板及蓋鍍鋅鋼格板的管溝,既美觀又便于維護管理。
在某些情況下,全廠的電纜溝可以借助某個構筑物實現。一般來講,配電與信號傳輸從輔助處理單元(包括辦公及變配電)要到水處理和泥處理單元,無論是先經過哪個處理單元,都可以在處理構筑物的側壁上向池內挑出管溝,做為管道與電纜的通道,服務于本處理單元的同時,又可使電力和信號到達另一個處理單元。這樣既方便了總圖的布置,又節省的工程造價。
⑴學校污水現狀排放量
- 生活污水量現狀 2007年該學校用水人口為2萬人,生活用水量標準現狀值為1 m3/(人·d),生活用水排放系數為0.8,則總生活污水量為QS=0.8×2×1=1.6(萬m3/d)。
- 工業廢水水量現狀 學校現在為學習生活一體化學校,尚未建立任何工業部門,所以該區的工業工業廢水水量可以認為是零。
- 實驗室廢水水量現狀 學校的實驗用水直接從生活用水中獲得,但是實驗廢水的排放卻有嚴格的要求,一般直接進入下水道的水都是對河水水質造不成很大影響的廢水。
從國內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來看,大、中型污水處理廠如撫順三寶屯污水處理廠(25萬噸/日)、天津開發區污水處理廠(10萬噸/日)、昆明第三污水廠(15萬噸/日)、昆明第四污水廠采用的都是DAT-IAT工藝或ICEAS等連續進水的處理工藝。
**大學先有人口20000余人,每天會產生大量的生活污水,而這些生活污水往往不經過處理直接排放到下水道當中。據資料可知該區生活污水當中的COD和BOD5濃度分別為450mg/m3和255mg/m3,分別都超出IV類標準。雖然現在的生活污水的排放對外界構不成較大的影響,但是,如果長久這樣下去,必然會給該地區的河流、地下水以及生活用水造成不利的影響,從而危及所在地區的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
按地面水使用目標和保護目標,河水定為IV類地面水域。所以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污水處理廠,將該校區所產生的污水處理到標準水平再排到河水或下水道。
學校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積極開展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營造創新人才培養的環境。在充滿希望與挑戰的新世紀,遼石化大人信心百倍,正以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精神風貌,為把學校在我國,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態環境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越來越多的污水處理后達到標準才能排放。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正在興建及待建的污水廠也日益增多。建設成為立足遼寧、面向全國,具有自身優勢和辦學特色,綜合實力強,教學科研水平較高,在國內外具有影響的多科性大學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