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z-10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地埋式wsz-10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地埋式
:()
:劉學斌(總工):()
一、地埋式生活污水前言:
1.《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2002);
2.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
3.JB/T6932-93《生物接觸氧化法生活污水排放標準》;
4.建筑給排水設計規范(GBJ15-88);
5.有關土建、電氣設計規范;
6.及戶有關水質水量要求;
二、接觸氧化池
污水經缺氧池處理后,自流進入接觸氧化池,從而進入接觸氧化階段,即進入好氧處理。
接觸氧化池是一種生物膜法為主,兼有活性泥的生物處理裝置,通過提供氧源,污水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所吸附、降解,使水質得到凈化。
在設計過程中考慮接觸氧化時間較長為宜,即6小時,內部設高比表面積彈性填料,填充率為70%,比表面積近600m2/m3,在設計面積負荷時也應充分考慮周圍環境,能確保較好的處理效率。因此設計負荷應選擇比較低的值:0.83kg/m3·日。填料使用壽命在8年。池內氧氣由國內百事德(江蘇)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回轉式鼓風機提供。氣水比也同時考慮較高的值:15:1,曝氣形式:微氣孔曝氣,曝氣頭考慮采用目前水處理較*的膠膜曝氣頭。該裝置在運行過程中永遠不會出現堵塞現象,具有曝氣氣孔小,氧的利用率高等優點,與傳統曝氣形式相比,具有*的優點。
接觸氧化是一種以生物膜法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生物處理工藝。經過充分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速度流經填料,生滿生物膜的填料表面經過與充氧的污水充分接觸,使水中有機物得到吸附和降解,從而使污水得到進化。
本設計采用上*的立體彈性填料,不僅比表面積大,且水流特性*。
由于大量微生物被固定在填料層表面,形成高濃度的污泥床,俗稱生物膜,它具有較強的耐負荷沖擊。
此種結構由于沒有或極少量地產生懸浮性的活性污泥,因而不會產生污泥膨脹,這也是此法的一大特點。
此階段產關鍵在于填料層的生物培養與落床,只要運行初期將此項工作做好,運行期間基本不用過問其它問題。
三、工藝流程說明
1、格柵去除污水中8mm以上固體物,柵隙為8mm,保證后續處理裝置穩定運行。
2、污水經去除8mm以上固體物后進入調節池,調節對污水的水質、水量進行調節,調節池中設潛水排污泵,對污水進行提升。
3、生化處理部份采用A/O處理工藝,為BSWSZ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該處理工藝是一種應用較為廣泛比較成熟的處理工藝方案,該方案有較高的有機污染物的去除率,不僅能有效降除BOD5,而且能有效去除氨氮。
采用缺-好氧選擇池,在缺氧條件下有機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水解酸化,同時該缺-好氧選擇池可根據季節性工藝運行需要控制氧量供給,使該池可作為缺氧池,亦可作為好氧池,從而達靈活操作控制,且保證處理效果滿足處理要求。
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池,通過控制各階段曝氣量使池內保持高的溶解氧和優良的生物菌群與有機污染物接觸反應環境,為有機污染物的降除,創造了zui適應環境,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質被填料上的各類生物菌群氧化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得到*去除。
采用豎流式沉淀池作為二沉池,該池主要為澄清接觸氧化池出水中含有的脫落生物菌群和其他一些不溶性物質,為此沉淀池的設計采用合理的設計參數,從而提高了澄清效果。上清液水質達標,直接排放。沉淀污泥一部分回流入缺-好氧選擇池,一部分進入污泥池。
二沉池出水進入中間水池,并在該池投加消毒劑,殺滅細菌。同時在該池內設置過濾提升泵,由泵提升進入過濾器,進一步截留去除殘留懸浮物。當過濾器內的壓差大于0.05Mpa時,啟用反沖水泵,對過濾器進行反沖洗,恢復過濾器的過濾能力。
8、過濾器出水進入到回用水池,由回用泵提升出水進行回用。
9、污泥池提供一定容積容納剩余污泥,池中設置曝氣攪拌系統,對污泥進行好氧消化,大大減少污泥體積,上清液回流入調節池,進行再處理,防止二次污染產生。
四、進出水水質要求
主要廢水污染物濃度表 單位:mg/l
污染物
COD
BOD
動植物油
TN
SS
備注
濃度
400
200
50
20
200
—
GB8978-2002
二級標準
100
30
5
15
20
—
五、主要設計參數
初沉池: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初沉池為平流式沉淀池;
調節池: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調節時間為6小時;
*生物池: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生物池為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池;
O級生物池: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O級生物池為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池;
二沉池: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二沉池為豎流式沉淀池;
消毒池: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消毒池為旋流反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