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眾對霧霾天氣的關注,國家環保部逐步在全國各大城市相繼開展了大氣顆粒物源解析研究工作。初步研究表明,無組織、無規則排放的開放源對環境空氣顆粒物的貢獻值很大,但由于開放源自身排放規律的特殊性,難以測量與評估開放源的排放率;同時,無組織排放使得開放源的采樣和篩分也十分困難。正大環保歷時一年多聯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境顆粒物領域教授、與西安市環境監測站專家共同研制而成的一種具有較高采樣效率的大氣污染物來源解析設備,有效地解決了源解析研究中的開放源采樣問題,*了國內通過實驗模擬還原大氣污染過程并完成對無組織排放源顆粒物進行采樣的設備產品化空白,使得大氣顆粒物源解析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工作更具真實性、科學性、有效性。
為了使該裝置能夠對各類無組織排放塵及生物質燃燒的源排放進行再懸浮采樣分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專家教授通過對一種具有較高采樣效率的大氣污染物來源解析設備進行反復研究、試驗模擬、結構優化來實現其對各排放源特征的有效區分。主要結構優化內容如下:
- 送樣口優化
原有采集器送樣口較大,且突出采樣器頂蓋,其送風風速過大,容易造成采集器殼體高度過高,并影響殼體內的氣流均勻性。因此,改用內徑較小的送樣口管徑,同時改造送樣口為噴口設計。
- 補風口風速優化
由于補風口風速過大,將導致嘯叫,阻力增加,補風困難等缺陷,所以,設備采用較小的補風速度進行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