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護欄
鐵藝在中國的歷史比較模糊,也沒有較詳實的研究資料,但鐵匠這種職業卻由來已久。不過,中國的鐵藝始終未能擺脫以實用為目的的圈子。盡管我國古代不乏精美絕倫的鐵藝,如鼎、爐等,回顧我國的鐵藝史,可以說:千年鑄就了萬般器,刀槍劍戟古錢幣,但嚴格來說,真正稱得上藝術品的鐵藝太少了,更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 中國鐵器隨著冶鐵技術的出現就產生了,到了漢代已經形成了成熟的技術。宋代時期,有大量鐵質雕塑作品出現,風格鮮明,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如杭州岳飛墓、秦會夫婦像,太原晉祠鐵人像、登封武夫像等。形成于明清時期的蕪湖鐵畫,可以說是純正的中國鐵藝,至今異彩紛呈,成為民間工藝中的一朵奇葩。
鐵護欄
鐵藝的收藏價值在于它的鐵藝文化。它的文化內涵經久不衰,具有很強的傳乘性和保值性,具有其它藝術材料的價值,經得住時間考驗。它以其自身金屬材料的質感和變形工藝的特殊品質,決定了它的厚重、古樸、陽剛與陰柔并蓄,極富古典華貴氣息和親和力,令人心情愉悅,溫文爾雅的文化氣息蕩漾其中。它或黝亮的鋼鐵光澤,或柔美的弧線曲線,或簡約的線條,或故意的滄桑鐵銹,都引來了越來越多人的青睞。鐵藝有許多優點,欣賞的,則更是鐵藝的原始滄桑自然美,欣賞它的人工手鍛錘痕,而非工業機器痕跡。鐵礦石只能越來越少。越原始的、越傳統的則是越有價值的。工業化生產并不能全部代替手工制作,鐵藝制品只有手工打制的才具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