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污水主要是日常生活用水、沖洗、糞便及宿舍中日常洗滌用水和食堂廚房用水,根據實際水質水量要求及設計工藝,采用采用先進的生物(隔油池+2/O+MBR),以提高水質,滿足出水達標要求并保證該套污水處理系統長期穩定運行。
由于學校綜合污水有多種途徑產生,比如衛生間,洗浴,洗漱生活污水還有學校實驗室污水和食堂含油污水,為了保障污水處理設備穩定運行、防止管路堵塞可采用格柵,沉淀池,消毒等方式進行預處理。一般食堂含油污水和學生宿舍等生活污水先經過隔油池去除掉大量油污之后,通過管道自流至集水井,與學生宿舍排出的生活污水在集水井內進行收集混合,集水井內設置人工格柵,截留污水中的大塊懸浮物質后進入格柵池,格柵池內設置回轉式細格柵,用于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質。由于廢水排放水量不均勻且瞬時水量過大,因此在預處理階段需要設置調節池,使廢水的水量與水質得到充分的均衡,減小對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沖擊負荷
隔油池+調節池+好氧池+缺氧池+厭氧池+膜池+消毒池+出水。
污水由排水系統收集后,進入污水處理站的化糞池,讓雜物進行沉淀,進入調節池,進行均質均量,調節池中設置液位控制器,再經液位控制儀傳遞信號,由提升泵送至ai級生物接觸氧化池,進行酸化水解和硝化反硝化,降低有機物濃度,去除部分氨氮,經厭氧池進入ai段缺氧池有水解反應,在脫氮工藝中,其 pH 值升高。在脫氮工藝中,主要起反硝化去除硝態氮的作用,同時去除部分 BOD。也有水解反應提高可生化性的作用。水解酸化池內部可以不設曝氣裝置,控制停留時間再水解、酸化階段,不出現厭氧產氣階段,前兩個階段的 COD 去除率不是很高,因為他的目的只是將大分子的變成小分子有機物,一般去除率在 20%左右,產氣階段的 COD 去除率一般在 40%左右,但這是產生的硫化氫氣體要進行除臭處理,且達到產氣階段的停留時間要較前兩階段長,也就是要出現厭氧狀態。缺缺氧池內要設置曝氣裝置, 控制溶解氧在 0.3-0.8mg/l,利用兼氧微生物及生物膜來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接觸氧化池內的曝氣器要慎重選擇,既要保證供氧量,又要確保有利于生物膜的脫落、更新。一般不選用微孔曝氣器作為池底的曝氣器。然后流入O級生物接觸氧化池進行好氧生化反應,在此絕大部分有機污染物通過生物氧化、吸附得以降解,從O級生物接觸氧化池自流入MBR池,在該池內,脫落的生物膜以及其他懸浮物沉降到池底,上部清澈的水流入清水池,清水池內的清水經二氧化氯發生器消毒后回用或排放。由化糞池、調節池沉淀下的雜物定期裝入小車傾倒至垃圾場,MBR膜池中的污泥部分回流至ai級生物處理池,另一部分污泥至污泥池進行污泥消化后定期抽吸外運,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調節池再處理。
隨著我國對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和污水處理技術的發展,在設計污水處理設備的同時,考慮除臭設施已提到議事日程。除臭方法常用有活性炭吸附法、化學藥劑吸收法、土壤法及生物法。由于活性炭吸附法去除高濃度臭氣效率低且價格高;化學藥劑吸收法臭氣去除效率低且操作管理復雜;土壤法則適合低濃度臭氣去除及占地面積大等不足,目前國內外廣泛采用生物除臭法,即利用微生物除臭。該法具有適合于各種臭氣濃度的脫除,且具有效率高,不產生二次污染及運行費用低等優點。因此,在我國建議采用生物除臭更為經濟合理。
(1).設全自動控制及手動控制功能。
(2).水泵與風機能在設置時間內自動交替使用。
(3).進水泵低水位停止,高水位啟動,超警戒水位提供報警信號。
(4).設備停止工作2小時以上,為保持生物膜的活性,風機能定時間歇運行。
(5).設有過流、過載、斷相、短路保護,故障自動切換并聲光報警。
(6).污水處理站24小時運行,控制系統自動化水平較高,只需配備1名兼職人員。
參考資料編輯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