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次氯酸鈉發生器殺菌裝置水處理
工作原理
1. 次氯酸鈉發生器為組合形式,通過稀鹽水計量投加入電解槽,通過硅整流器接通陰陽極直流電源電解生成次氯酸鈉。
2. 1公斤次氯酸鈉鹽耗:4.0-4.2;4.3-4.5KW。
3. 在鹽水溶液中含有Na+ 、H-等幾種離子,按照電解理論,當插入電極時,在一定的電壓下,電解質溶液由于離子的移動和電極反應,發生導電作用,這時CL-、OH-等負離子向
陽極移動,而Na+、H+等正離子向陰極移動,并在相應的電極上發生放電,從而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生產相應的物質。
4. 鹽水溶液電解過程可用下列反應方程式表示:NaCl=Na++Cl-
5. 陽極電解作用:H2O=H+OH- 2Cl-2e—→Cl2↑ 陰極電解作用:2H-+2e—→H2↑
阜陽次氯酸鈉發生器殺菌裝置水處理
化鹽裝置、儲藥液箱、配水系統、酸洗裝置等各個分體設備全部采用我公司特定制作的FRP等高強度復合材料制造,極不同于易于老化的 一般性PVC材料制作;大型次氯酸鈉發生器(電解槽)為包裹有特種材料的合金外殼,內貼***復合材料。整套設備***防腐、強抗老化、經久耐用。
在城市污水管網尚未鋪就或不可能到達,或尚未建成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城市的住宅小區,生活污水處理一直都是很難解決的問題。過去常用的化糞池沉淀和厭氧發酵,雖然對懸浮物質和寄生蟲卵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但BOD5去除率很低,且不具備脫氮除磷功能,已不能滿足水污染防治和水環境保護的需要。近年來,適用于住宅小區的小型污水處理站和污水處理設備的技術開發發展迅速。住宅小區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的沿革,經歷了從單一工藝到組合工藝的過程。從是否需氧的角度考察,則沿著“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缺氧”的軌跡發展。從去除對象來看,早期技術僅能去除SS物質,而現在的工藝還具備脫氮除磷功能。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污水生物處理技術,兼備兩者的優點。其主要構筑物為生物接觸氧化池,池內充填填料。已經充氧的污水以一定的流速流經被其浸沒的填料,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廣泛接觸,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機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凈化。由于池內具備適于微生物棲息增殖的良好環境條件,因此,生物膜上生物相豐富、食物鏈長、微生物濃度高、活性強,不產生污泥膨脹,污泥生成量少,且易于沉淀。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多種凈化功能,除有效地去除有機物外,如運行得當,還能夠脫氧和除磷。生物接觸氧化法的關鍵部位是填料。傳統的蜂窩狀塑料管較易堵塞,現在常采用吊掛式軟性填料和懸浮或半懸浮球形填料,能有效地防止堵塞,且面積較大,處理效果好。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住宅小區生活污水處理較早的采用的技術之一,其主體工藝流程為:原污水→初沉池→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排放初沉池、二沉池均為豎流式沉淀池,上升流速分別為0.6~0.8mm/s和0.3~0.4mm/s。采用梯形直管填料,池中心廊道式射流曝氣,氣水比為10:1~12:1,停留時間為2.5~3.3h。設計進水平均BOD5=200mg/L,出水BOD5=20mg/L。兩段活性污泥法,簡稱AB法。該法把污水管道、污水處理廠視為一個污水處理系統。其工藝特點是:不設初淀池,A段高負荷,B段低負荷,A、B兩段污泥分別回流,充分利用污水管道中的微生物,為不同時期生長的優勢微生物種群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讓其充分發揮作用,耐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效果穩定。其主體工藝流程為:原污水→格柵→頂曝氣調節池→A段曝氣池→A段沉淀池→B段曝氣池→B段沉淀池→排放該類設備,采用自吸式射流曝氣機、無支架的污泥懸浮型生物填料、側向流坡形斜板沉淀池等*技術。BOD5去除率為90%,COD去除率為80%。